宣諭使

宣諭使怎么寫好看

宣諭使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不常置。北宋末年始遣各路宣諭使,掌宣諭德意,奏報各地弊政。南宋紹興年間,使權漸重,可監督地方,參預軍政,權任次於宣撫使。其官稱宣諭使,也稱宣諭司。

詞語分解

  • 宣諭使的解釋 官名。 宋 置。專掌奉使宣諭朝廷旨意,事畢即去職。 紹興 後以宣諭使負責招撫,或按察官吏,或節制軍馬,職權漸重。參閱《宋史·職官志七》。
  • 宣諭的解釋 宣布命令;曉諭。《北齊書·循吏傳·張華原》:“﹝ 張華原 ﹞深為 高祖 所親待, 高祖 每號令三軍,常令宣諭意旨。”《隋書·長孫平傳》:“其後 突厥 達頭可汗 與 都藍可汗 相攻,各遣使請援。上使
  • 使的字典解釋 使 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南平僚

亦名南平蠻。古族名。唐時主要分布於今四川南部及貴州、廣西一帶。僚人的一支。有四千餘戶。從事農業,女善紡織。習樓居,名“乾欄”。其王姓朱氏,號劍荔王。貞觀中遣使內附。唐以其地隸於渝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宣諭使歷史

相關歷史

宣諭使_宣諭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