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畏懦

逗留畏懦怎么寫好看

逗留畏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罪名。亦作逗橈、畏愞。指將出征時違背軍令,觀望畏懼不前。多以軍法從重懲處。《漢書·韓安國傳》顏師古注引如淳曰:“軍法,行而逗留畏懦者要(腰)斬。”

詞語分解

  • 逗留的解釋 打斷旅程,中途停留逗留一夜詳細解釋見“ 逗遛 ”。
  • 畏懦的解釋 亦作“ 畏偄 ”。亦作“ 畏愞 ”。膽怯軟弱。《史記·東越列傳》:“是時 漢 使大農 張成 、故 山州侯 齒 將屯,弗敢擊,卻就便處,皆坐畏懦誅。”《漢書·武帝紀》:“ 匈奴 入 雁門 ,太守坐畏愞

歷史知識推薦:射策

即設科射策。漢代選官考試的一種方法。其法,將試題書於簡策,按難易分為甲、乙兩科,或甲、乙、丙三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應試者任意取策,不得更換。主考者依其答案評定優劣。主要行於太學,歲試博士弟子;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逗留畏懦歷史

相關歷史

逗留畏懦_逗留畏懦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