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樞密使

樞密使

官名。唐永泰中始置內樞密使,以宦官為之,掌宮廷奔走,宣傳機密詔奏,承受表奏,於內中進呈,若皇帝有所處分,則宣付政事堂及翰林院學士。僖宗時,楊復恭、西門季玄任樞密使,始於堂狀後帖黃,指揮公事,侵奪宰相之權,地位極重,與兩軍中尉合稱“四貴”。天祐元年(904),朱溫停廢內諸司使,以蔣玄暉為樞密使,士人充此官始此。後梁建國,開平元年(907)改稱崇政院使,仍以士人充任,備顧問、參謀議,出納詔奏,職權與唐略同。後唐同光元年(923)復舊名,以宰相兼,為樞密院長官,又置樞密院使一人,權侔宰相。後晉天福四年(939)廢,出帝開運元年(944)復置。宋沿置,仍為樞密院長官。建隆三年(962)罷宰相兼任,專掌佐皇帝管理軍政,為國家最高軍事長官,號稱執政,與宰相同執朝政,有發兵之權,無擁兵之重。元豐改制罷,另置知樞密院領其職。南宋紹興七年(1137)復以宰相兼,定為從一品,二十六年又罷。三十二年再令宰相兼,迄宋亡不改。遼北、南樞密院皆設。北院樞密使掌兵機、武銓、群牧之政,領契丹軍馬;南院樞密使掌漢人兵馬之政。西夏樞密院亦設。金代從一品,掌武備機密之事。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置,以皇太子真金兼領。武宗、仁宗、順帝時,皆曾令皇太子兼領。另置知樞密院事為樞密院實際長官。參見“樞密院”。

樞密使字典分解

樞密使的解釋 官名。 唐代宗 始置,以宦官為之。其後宦官以此干預朝政,甚至廢立君主,至 昭宗 時始改任士人。 五代 、 後梁 改名崇政使, 後唐 復稱樞密使。 宋 代則以之稱

樞密的解釋 (1).國家機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發制書法司斷依漏泄坐丁訴雲非密事請當本罪判》:“如或事關樞密,則科漏洩之辜,請驗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筆。” 清 昭槤

使國語字典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多看看:樞垣【歷史知識】

清代軍機處俗稱。

樞密使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