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甡

歷史字典解釋

明末揚州興化(今屬江蘇)人,字鹿友,號耑愚,晚號柴庵。萬曆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啟二年(1622)遷御史,後忤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初復官,崇禎七年(1634)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以鎮壓農民起義功,進兵部左侍郎。十五年晉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次年督師湖廣,因懾於農民軍威勢,畏縮不前,遂被遣戍金齒。南明福王時赦歸,後卒於家。著有《柴庵疏集》、《柴庵寤言》、《安危注》等。

詞語分解

  • 吳的字典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 甡的字典解釋 甡 ē 〔甡甡〕眾多,如“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筆畫數:; 部首:生;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鄖縣人

距今約一百萬至五十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因年發現於湖北鄖縣龍骨洞而得名。化石是四顆牙齒,屬於猿人階段的古人類,從同出動物化石看,估計早於北京人。文化遺物有一件經人工打擊過的石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吳甡歷史

相關歷史

吳甡_吳甡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