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基簿

砧基簿怎么寫好看

砧基簿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田產底帳。宋代紹興經界法規定,人戶砧基簿由各戶自造,圖畫田形坵,標明畝步四至、系祖產抑或典賣,赴縣印押訖,用為憑證。各縣亦置砧基簿,以鄉為單位,每鄉一冊,共三本,縣、州、轉運司各藏一本。人戶典賣田產,須各齎砧基簿及書赴縣對行批鑿,有契書而不上砧基簿者無效。

詞語分解

  • 砧基簿的解釋 登載田畝四至的簿冊。《文獻通考·田賦五》:“﹝左司員外郎 李椿年 ﹞令各戶各鄉造砧基簿。” 宋 曹彥約 《新知澧州朝辭上殿札子》:“夫契書者,交易之祖也;砧基簿者,稅役之祖也。”
  • 砧基的解釋 土地的四至。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豐文慶復清敏故園》:“又有得觀( 紫清觀 )之砧基舊簿於鄉人,備載圃地三十餘畝。”參見“ 砧基簿 ”。
  • 簿的字典解釋 簿 ù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並明文著之於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歷史知識推薦:左千牛衛中郎將

官名。唐龍朔二年改左奉宸衛中郎將而置,二人,正四品下,掌供奉侍衛,佐大將軍職;有口敕,聲不下聞者,則宣告。北宋置為環衛官,無定員,無職掌,多以宗室為之,亦用為武臣贈典或武官責降散官。南宋多不除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砧基簿歷史

相關歷史

砧基簿_砧基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