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辨

天人之辨怎么寫好看

天人之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關於天與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互關係之論辯。春秋末年,鄭國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左傳·昭公十八年》),認為天與人相距甚遠,互不干預。至戰國,荀子提出“明於天人之分”(《荀子·天論》),主人定勝天。老莊則主張“人法地,地法天”(《老子》第二十五章》),天人不相分,人只能消極地順從於天。思孟學派則主張天人合一,提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認為只要擴充人之德性即誠,就可以與天地合一。西漢董仲舒沿襲思孟學派的思想,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並與陰陽災異說相結合,發展為天人感應說。東漢王充根據自然天道觀,提出“夫天不能故生人”(《論衡·物勢》),反對董仲舒天人感應說。唐柳宗元禹錫繼承荀子以來關於“天人相分”、天道自然之觀點,提出“功者自功,禍者自禍”(《天說》)、“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論》上),反對天能賞善罰惡、干預人事的觀點。入宋,隨著理學之勃興,天人之辨轉而為理欲、義利之辨。

詞語分解

  • 天人的解釋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天人之際天人合一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特指天子詳細解釋.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莊子·天下》:“不離於宗,謂之天人。”.天和人。《後漢書·班彪傳下》:“往者
  • 辨的解釋 辨 à 分別,分析,明察:辨別。辨認。辨析。辨正。辨識。明辨是非。 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九夫為一辨,七辨為一併。 筆畫數:; 部首:辛;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興道縣

唐貞觀二十三年以興勢縣改名。治今陝西洋縣。屬洋州。蒙古至元二年廢入洋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天人之辨歷史

相關歷史

天人之辨_天人之辨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