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科舉

科舉

隋唐以來以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名。隋文帝以九品中正制為貴族壟斷,百弊叢生,乃廢之,並於開皇七年(587)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士。煬帝時始置進士科。通過各科考試,合格者可錄用為官。唐代除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經、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這些科目每年舉行考試,稱為常舉。此外,尚有皇帝特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舉。諸科之中,惟進士科最為人所重。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又增設武舉。宋代保留了常舉諸科與制舉考試,王安石變法時,以經義代詩賦為考試內容。以後又曾立經義、詩賦二科。元、明、清沿之;並在考試程式上增加了殿試,即考生通過省試(禮部試)後,還須赴殿試,由皇帝親臨錄取。太宗時,又創立了糊名、謄錄等制度,減少了考官閱卷時舞弊的可能。遼有進士甲、乙科,分鄉貢、禮部試、廷試。金設進士科和女真進士科,分鄉試、府試、會試、殿試四級,三年一試。元前期廢科舉,皇慶二年(1313)恢復,只進士一科,考試以經義為主,在《四書》內出題,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三年一試,分鄉試、會試、御試三級。至明清,科舉制度已達鼎盛,考試亦分三級,只進士一科,且定子、卯、午、酉年鄉試,辰、未、戌、丑年會試。考試內容規定以《四書》、《五經》文句命題,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考生必須以《四書集注》等宋元人注釋為根據,“代聖賢立言”。此外,防止舞弊的措施,如搜檢、迴避、複試等也更為周密。清朝除文、武科外,又有為八旗士子特設的翻譯科。光緒三十一年(1905),行新學,廢科舉。

科舉字典分解

科舉的解釋 [imperial examination] 指中國從隋唐到清代的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考試制度

科的解釋 科 kē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於貓科。槐樹是豆科。 機關內部組織的劃分:科室。財務科。 學術或專業的類別:科目。學科。文科。外科。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

舉的解釋 舉 (舉) jǔ 向上抬,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發起,興辦:舉義。舉辦。創舉。 提出:舉要。舉例。 推選,推薦:推舉

順便了解:科道官【歷史官職】

明清對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各道監察御史之合稱。因其均有監察稽核,建言朝政,糾彈百官之責,故亦統稱為“言官”。明代六科與都察院分別獨立,通稱“兩衙門”,至清雍正 (1723—1735) 以後六科併入都監院,台、垣於是合一。

科舉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