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郡

政區名。春秋時秦、晉等大國始於新擴展的邊地設郡,派員鎮守,直隸國君,其時郡與縣並無統隸關係。戰國時逐漸形成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區劃制;郡的設定日益推廣,見於記載的已有三十餘郡。秦始皇滅六國建成大一統帝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秦末增設至四十餘郡。多或五、六郡,少或二、三郡相當今一省,也有一郡比今一省還要大的。西漢將一部分郡作為諸侯王的封國,東漢又以屬國都尉所領比作一郡。《漢書·地理志》以西漢末元始二年(2)為斷,共有郡、國一百零三個。《續漢書·郡國志》以東漢中葉永和五年(140)為斷,共有郡、國、屬國都尉一百零五個。兩漢時黃河流域約五、六郡多至十五、六郡相當今一省,長江、珠江流域約三、四郡少至一郡、半郡相當今一省。東漢末年以後以州領郡。《晉書·地理志》以為太康元年(280)共有州十九,郡國一百七十三。永嘉亂後長期分裂,各政權競相增置,至南北朝末共有六百餘郡,一州平均只領二郡,一郡平均只領二、三縣。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或“三戶之民,空張郡目”。隋開皇三年(583)罷郡,改漢末以來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九年平陳,又推廣於南方。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唐武德元年(618)復改郡為州。天寶元年(742)又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復改郡為州。隋以前郡隸於州,州和郡是兩種不同等級的政區;隋、唐則郡即是州、州即是郡,州和郡只是一種政區在不同時期名稱的改變。隋大業五年共有郡一百九十,平均一郡領六個多縣。唐天寶元年共有郡三百三十一,平均一郡領四個多縣。乾元以後,郡作為正式的行政區劃名已不再存在,但習慣上仍沿用天寶時的郡名作為各州的別稱。只有乾元以後新置的州,沒有郡名。兩宋又對一部分原無郡名的州賜以郡名。直到明、清時仍然通稱一府一(直隸)州為一郡。

郡字典分解

郡的解釋 郡 jùn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9; 部首:阝; 筆順編號:511325152

看一看:郡軍府行參軍【歷史官職】

官名。南朝置,見“郡軍府參軍”。

郡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