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今古文學之爭

歷史字典解釋

儒家今文經典和古文經典兩個派別的論爭。始於西漢末年。戰國以來,儒生傳經多為口耳授受。西漢初,經書始以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稱“今文經”。而漢代發現的先秦經書均用古文書寫,稱為“古文經”。今文經和古文經初無派別含義。西漢哀帝時,歆爭立古文經於學官,遭到已立於學官之今文經博士反對,由此形成今文經派和古文經派的對立。雙方所持經學底本不同,經解歧異,互相駁難,論爭延續了近兩個世紀。今古文學之爭多與政治鬥爭相聯繫。王莽出於托古改制的需要,排斥今文經,為古文經立博士,東漢光武帝廢除王莽政治措施,取消古文經博士,復立今文經博士,但古文經仍在民間傳授。因古文經內容勝過今文經,加以東漢著名經學家賈逵、服虔、馬融、玄皆習古文經,古文學派漸占優勢。馬融、鄭玄又兼通今文經,訓釋經文兼采兩家之說。至東漢末年,兩派趨向混一。參見“今文經”、“古文經”。

歷史知識推薦:邵晉涵

— 清浙江餘姚人,字與桐、二雲,號南江。邵廷采之從孫。乾隆進士。後充四庫館纂修官,史部之書,多由其最後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授翰林院編修,仍纂校《四庫全書》,兼輯《續三通》。晚年擢翰林院侍講學士,兼文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經今古文學之爭歷史

相關歷史

經今古文學之爭_經今古文學之爭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