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形而上

形而上

指無形體的東西。與“形而下”相對。《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認為陰陽二氣的互動作用,是無形的,稱為“道”;具體事物是有形的,稱為“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提出:“形而下者”即是“形質”,是謂“體”;“形而上者”,是謂“用”,即形體之功用。南宋朱熹《周易本義》釋“形而下者”為陰陽之氣;“形而上者”為主宰氣之理。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天道》指出:“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後。陰陽之未成形質,是謂形而上者也。”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是陰陽之氣的兩種存在狀態,陰陽之氣未形成具體形質時,稱“形而上”;已形成具體形質時,稱“形而下”。

形而上字典分解

形而上的解釋 亦省作“ 形上 ”。1.無形;抽象。《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宋 朱熹 《答黃道夫》:“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上國語字典 上 shàng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

也學習下:形神【歷史知識】

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指人的形體與精神。《莊子·知北游》:“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認為精神產生形體,神先形後。《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主形先神後說。韓非則提出神不離形。《韓非子·喻老》:“此言神明之不離其實(形體)也。”西漢初司馬談亦認為“形神離則死”(《史記·太史公自序》)。東漢桓譚以燭火喻形神,謂“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燃)燭矣”(《新論·形神》),說明精神不能

形而上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