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試

複試怎么寫好看

複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科舉考試制度之一。即對錄取者重新命題再次進行的考試,以防取士不公。唐代已有此例,於榜發後再試,乃因有言取士不公,然不常見。宋以後漸多。宋乾德四年(966),命中書複試不合格舉人,取其優長者。稍後,因禮部試畢,落第舉人訴知舉官不公,太祖親臨殿廷複試。又,宰執、大臣子弟省試合格,赴後省複試;鄉試國子監補試也經常複試。明代亦常有複試之例,皆因士子被言而行之。萬曆十年(1582),監生襄之已考選中書舍人,後以所試瑞雪詩先有關節被劾,襄之不服,自請複試,結果再試合格,任職如故。然終明之世,複試未成為固定制度,至清代,鄉、會試之後的複試則成為定製。鄉試的複試始於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因順天、江南考官受賄事發,世祖於次年親自複試,對不合格者分別予以處罰。康、雍、乾時亦有此舉。至嘉慶四年(1799)定為制度,每科榜發之後,均得再試。道光二十三年(1843)定,各省舉人於會試前至京複試,不經複試不許會試,實際是對舉人資格的認定。如因事延誤或有意逃避複試者於下次會試前補行複試,三次不複試者永停會試。複試內容為時文一篇、五言八韻詩一首。複試結果凡列一二三等者準會試,四等罰停會試一科或二科,不列等者黜革、察究。會試的複試始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順天解元查為仁傳遞事發,乃複試貢士暢春園,黜五人。雍、乾時常有複試貢士之舉。嘉慶初定會試複試例,試於乾清宮,六年改於保和殿。複試內容為四書文一、五言八韻詩一,後改為經義一篇,論一篇。複試結果凡列一二三等者準殿試,不列等者不準殿試。

詞語分解

  • 複試的解釋 有些考試分兩次舉行,第一次叫做初試,第二次叫做複試(一般是第一次考普通科目,及格後再考專門科目)。
  • 復的字典解釋 復 (①復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覆。往復。 回答,回報:復命。覆信。復仇。 還原,使如前:復舊。復婚。復職。光復。復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復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 試的字典解釋 試 (試) ì 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試車。試圖。試航。試問。嘗試。試金石。 考,測驗:試場。試卷。試題。筆試。考試。口試。 筆畫數:; 部首:訁;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遊宦

秦漢時指投靠有勢力者以謀求官職。《漢書·淮南厲王傳》:“亡之諸侯,遊宦事人,及舍匿者,論皆有法。”王先謙補註:“言有罪逃往諸侯國,游而為客,宦而為官。或為奴僕以事人。”又《後漢書·王符傳》:“自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複試歷史

相關歷史

複試_複試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