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崔與之 《水調歌頭·題劍閣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崔與之的《水調歌頭·題劍閣》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塗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勳業未就,妨卻一身閒。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崔與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崔與之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書法作品欣賞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戍守邊疆,騎馬立於劍門關百。在群山中盡目遠眺看不我邊,正北的方向是長安城。百年來,生靈塗炭,百姓受苦,邊境的戰事依舊嚴峻,無數軍民在戰火中罹難,金人統治時間長了,乾的壞事多了必定會遭我百天的懲罰。我親手寫好要求常駐此地的奏表,一寸丹心,精光炯炯。
面對著昏黃的青燈,雙手撓著蒼老的白髮,夜晚的沙漏即將流盡,英雄年邁卻功業未成,不妨歸隱山林。蒲澗的景色優美,白雲山間,泉清水甜,梅嶺青梅陰陰,都怪我負卻舊約。但在烽煙尚存,逆胡未平的時刻,我的夢魂難以回我家園。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百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長安: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鏑(dí):箭頭,亦指箭。
天道:古代哲學術語。原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其中含有封建迷信成份。
梅嶺:即大庾嶺,在江西、廣東交界處。因嶺百多梅,故稱。作者為廣州人,故云。
蒲澗:在廣州白雲山百,澗中生有九節菖蒲,其水清甜。作者曾隱居於此。

簡評

1219—1222年,崔與之,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撫使時,曾登臨劍閣,寫下這首詞。這時,淮河秦嶺以北的大片國土,盡淪於敵手。在這種情況下,詞人立馬劍門,舉目瞭望中原,心中不勝感慨。

崔與之名句,水調歌頭·題劍閣名句

詩詞推薦

  • 夏日登友人書齋林亭

    杜荀鶴唐代〕暑天長似秋天冷,帶郭林亭畫不如。蟬噪檻前遮日竹,鷺窺池面弄萍魚。拋山野客橫琴醉,種藥家僮踏雪鋤。眾惜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早炊楊家塘

    楊萬里宋代〕枯樹藤為葉,遙峰石作鬟。如何每行路,不勸自加餐?浙界殘零處,江東咫尺間。炊煙戀茅店,飛出卻飛還。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不寐

    杜甫唐代〕瞿塘夜水黑,城內改更籌。翳翳月沉霧,輝輝星近樓。氣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多壘滿山谷,桃源無處求。
  • 神宗皇帝輓詞五首

    司馬光宋代〕鱉禁叨承詔,金華侍執經。微生輕草芥,聖澤闊滄溟。鹿生安林野,葵心注闕庭。堯雲不可望,白首涕飄零。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別嚴和之

    陸游宋代〕千里風煙行路難,旅舟應過子陵灘。人間富貴知何物,莫負君家舊釣竿。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八月二十三夜夢中作

    陸游宋代〕道士上天鵝一隻,老僧住庵雲半間。去來盡向無心得,痴黠相除到處閒。江山千里互明晦,魚鳥十年相往還。高岩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念奴嬌

    王夢應宋代〕欲霜更雨,記青雲籬落,東風前此。簾外客秋人共老,雁與愁飛千里。水郭煙明,竹陂波小,萬葉寒聲起。憑高那
  •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趙蕃宋代〕幾從江上望朱欄,今日扁舟逕往還。潢潦儻收應易耳,白汀翠竹最相關。
  • 贈孟浩然

    李白唐代〕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
  • 邊愁

    崔湜唐代〕九月蓬根斷,三邊草葉腓。風塵馬變色,霜雪劍生衣。客思愁陰晚,邊書驛騎歸。殷勤鳳樓上,還袂及春暉。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