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書法作品欣賞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的灰相應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山中的臘梅衝破寒氣傲然綻放。
此地自然景物與故鄉相差無幾,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

注釋
小至:《全唐詩》於題 * :“至前一日,即《會要》小冬日。”
天時人事: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的事情。天時,指自然變化的時序。人事,人世間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陽生:陽氣初生,古人認為到冬至那天陰氣極盛而新的一線陽氣剛剛產生。
五紋:五色彩線。紋,一作“文”。
添弱線:據史書記載,古代因冬至後白天漸長,刺繡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線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動浮灰:古代為了預測時令變化,將蘆葦莖中的薄膜製成灰,放在十二樂律(分別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的玉管內,每月節氣到來,相應律管里的灰就自動飛出。葭,初生的蘆葦,詩中指代蘆葦內膜燒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製成的確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呂,故稱。浮,一作“飛”。
岸容:河岸的容貌,詩中指水邊景象。
待臘(là):待到臘月時分。臘,臘月,農曆十二月。
舒柳:指柳葉萌生,枝條柔和。舒,舒放,萌發。
放:一作“破”。
雲物:本指太陽旁邊雲氣的色彩形狀,這裡就是指景物。
不殊:沒有區別。鄉國:即家鄉。
覆杯:盡飲。覆,傾,倒。

簡評

這首詩作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或公元767年(次年),當時詩人漂泊在夔州(今四川奉節),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異鄉,不禁感慨萬千。

杜甫名句,小至名句

詩詞推薦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