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李白塞上曲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塞上曲》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

李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白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書法作品欣賞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由於大漢無滅匈奴之計策,至使匈奴進犯至渭橋。
離長安不遠的五原,就駐紮著胡人驕悍的兵馬。
將士們受命西征,大軍橫行於陰山之側。
攻下了盛產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驚嘆:失我燕支山,使我婦立無顏色!
漢兵轉戰萬里,大獲全勝。回渡黃河,凱旋收兵。從此休兵,胡漢人民都樂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蕭條萬里,和平安靜。

注釋
大漢句:謂中原漢族政權對付匈奴實在沒有辦法。大漢:漢朝,實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漢書·匈奴傳》:“嚴允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焉。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後世三家周、貴、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周宣王時,獫狁內侵,至於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蚊虻之螫,驅之而已。故天下標明,是稱中策。漢武帝選符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二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界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足為無策。’”
匈奴句:意謂匈奴侵略軍已逼近長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頡利可汗自率十萬餘騎進寇武功,京師戒嚴。癸末,頡利至於渭水便橋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馳至渭水,與頡利隔河而語,責其負約,後眾軍皆至,軍威大盛,太宗獨與頡利臨水對話。頡利請和,引兵而退。見《舊唐書·突厭傳》。此即寫此事。渭橋,漢唐時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
五原:唐郡名,在今陝西定邊縣一帶。史稱頡利曾建牙於五原之北,常騷擾唐邊境。
西極:漢唐時之長安以西的疆域。
陰山:在今內蒙古境內,東西走向,橫亘二千餘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肅永昌縣西、山丹縣東南。山名,因產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婦女用以化妝。山在今甘肅省山丹縣境。
瀚海句:全句意謂匈奴被平息。以翰海風平浪靜喻邊地太平。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簡評

《樂府詩集》卷九十二列於《新樂府辭·樂府雜題》。郭茂倩謂此曲和《塞下曲》皆出於漢《出塞》、《入塞》曲。蕭士贇云:“樂府《塞上曲》者,古征戍十五曲之一也。”此詩借漢喻唐,王琦謂“此篇蓋追美太宗武功之盛而作也。”此詩約作於天寶二載(743)李白供奉翰林期間。

李白名句,塞上曲名句

詩詞推薦

  • 水閣

    朱景玄唐代〕樓居半池上,澄影共相空。謝守題詩處,蓮開淨碧中。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
  • 釋智遠宋代〕從來打鼓弄琵琶,須是相逢兩會家。佩玉鳴鸞歌舞罷,門前依舊夕陽斜。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
  •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祖無擇宋代〕吏隱宜春郡,素飱誠有餘。政聲慙遂霸,文藻謝嚴徐。使節分銅虎,仙廬秘石渠。君恩殊未報,不敢賦歸歟。
  • 白雲

    林通宋代〕白雲亭構見浮圖,賢尹標名意有餘。閒抱石岩禪客座,影籠墨跡憲台書。玎璫玉溜無停響,瀟灑琅玕不用疏。登賞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
  • 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周邦彥宋代〕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
  • 蘇幕遮

    王哲元代〕王台峰,三耀剎。八識俱明,四象靈光匝。羅漢回頭看菩薩。佛果圓成,這裡無言答。證虛無,騰可恰。清淨全扶
  • 春陰二首

    陳造宋代〕園林桃杏已無餘,雨挾春寒擅曉晡。芍藥紅慳猶料理,海棠嬌甚可枝梧。
  • 梁氏水齋

    韋莊唐代〕獨醉任騰騰,琴棋亦自能。捲簾山對客,開戶犬迎僧。看蟻移苔穴,聞蛙落石層。夜窗風雨急,松外一庵燈。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
  • 偈二首

    釋洪英宋代〕萬鍛爐中鐵蒺藜,直須高價莫饒伊。橫來豎去呵呵笑,一任旁人鼓是非。
  • 安溪

    李新宋代〕岸草綿綿一葉舟,野煙開盡水光浮。寺連野竹微茫見,溪出寒山自在流。愁里詩情隨浩渺,鳥邊春夢入鉤輈。泉嘶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