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正文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作者:王獻之 書體:小楷

魏晉小楷是後世小楷變法的基礎,在鍾繇《宣示表》後,大體是有兩條發展脈絡:一條是按照古樸敦厚一路,可謂“質”;一條是秀雅流美一路,可謂“妍”。前者如唐顏真卿小楷,明王寵、黃道周小楷等;後者如晉王羲之、王獻之小楷,唐鍾紹京小楷,宋米芾小楷、元趙孟頫小楷,明祝枝山、文徵明小楷等。在這種大約的分類中,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可謂跨越兩端,它是魏晉小楷中古雅又流美的極品。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琊臨沂人,尚新安公主,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羲之在《十七帖》中說他有“七兒一女”),也是最受王羲之賞識和能較好地繼承他書藝的一個。其他六子雖都善書,但比起獻之來要略遜籌。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獻之的地位頗高,被稱作古代書法的“四賢”——南朝梁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說:“張芝稱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四賢共類,洪芳不滅。”另外書法史上常把獻之與其父合稱“一王”、“大王、小王”,稱王羲之為“書聖”、王獻之為“亞聖”。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在書法藝術上,王獻之各體皆精,尤擅行草。張懷瓘《書斷》稱其“隸、行、草、章草、飛白五體俱入神,八分入能。”對於筆法研習,主要是繼承家法,後學張芝草書。但最其過人之處是能不墨守成規,另闢蹊徑,變古為今,別創新法。南朝宋虞穌在《論書表》中說:“獻之始學父書,正體乃不相似。至於絕筆章草,殊相擬類;筆跡流麗,婉轉妍媚,乃欲過之。”他在筆法上的貢獻是一變其父“內援”筆法而為“外拓”形式。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王獻之小楷的代表作是傳世所謂《玉版十三行》,目前所見只是拓片。此帖真跡原寫於麻箋之上,到唐代已破爛散佚。到宋代復入內府,為宋高宗所得多,但只存九行,後歸權相賈似道所有,之後又覓得四行,總計十三行,賈似道惟恐神跡再度失散,遂命工匠刻於石板之上,因選石精細、色如碧玉,故稱《玉版十三行》。原石經宋元戰亂,曾一度迷失,明萬曆年間重現於杭州葛嶺賈似道半閒堂舊址。遂人清內府,從此,《玉版十三行》就成為罕見的世間珍寶。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王獻之小楷筆法從其父而來。王羲之曾親書《樂毅論》讓獻之臨習——《樂毅論》後面有題書贈官奴。另為加強理論指導特書《筆勢說》一篇,供獻之學書之用。常言“外拓”之於獻之筆法,主要頃向於行草書。事實上在小楷《十三行》中也有典型表現:筆勢和結構。小楷筆法一般以內斂筆勢為主,不做大幅度的提按頓挫,線條因形跡上的短小常難見深遠。而《十三行》卻能以小見大,開張筆勢、線條流暢,意蘊無窮。結構上中宮緊密四周舒展的輻射狀布局也是特色。與王羲之小楷相比,如《樂毅論》、《曹娥碑》等,可見“大王”用筆緊斂,結構嚴整,清秀剛逸,意境閒適祥和;“小王”筆勢外拓、起伏明顯,結體險絕,書風放逸飛動。王獻之對於筆法的一些變革,使其小楷呈現出迥異其父楷書的審美特色,張懷瓘稱獻之“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人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臨習《玉版十三行》有幾點可供參考。

一、用筆。此帖已完全脫離了鍾繇、其父羲之在用筆上的所謂“古法”,而呈圓活靈動、遒勁挺拔的筆勢。書時要充分利用筆鋒的彈性,節奏上也稍微放快速度。在點畫形態的塑造上,要靈活多變、行筆乾淨利索,切勿拖泥帶水。

二、結構。《玉版十三行》與之前楷書相比,在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是講究部位之間的疏密、斜正、伸縮、收放等對比要素,參差錯落的構架使作品鮮活靈動,富有生機。

三、章法。《玉版十三行》在章法上的突出貢獻是打破橫豎成行布如運算元的一般格局,呈現豎成行,橫不成行的章法樣式,更趨自然,開闢了小楷布局新天地。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魏晉小楷極品

通觀大、小王之楷書,如果說:“大王”在嚴整中有變,趨於內里,即“齊中不齊”,其美在於功力深厚而意蘊無窮;“小王”則於跌宕中滲參差,其變在外,即“天然不齊”、美如翩躚少年而神采飛揚。如果說“大王”之書還與鍾繇保持更多的聯繫,偏古典,則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才是真正的小楷模式的歸屬,它帶來了”楷朽發展的新一階段的來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