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正文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作者:王獻之 書體:草書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草書《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十二月割帖》 選自上海圖書館藏《寶晉齋法帖-卷一》宋拓本。

釋文:

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右襄陽米芾家藏,法書經梁、唐御府歷代賞鑒之家傳。

《十二月割帖》,王獻之草書作品,墨跡曾為米芾收藏,後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寶晉齋法帖》。墨跡早已失傳,現僅有拓本傳世,存5行32字。

據米芾《書史》記載,王獻之《十二月割帖》墨跡曾為米芾收藏,為黃麻紙本,是米芾以書畫寶玩向蘇激換來的。

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辭與米芾《書史》所記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凡三十二字。雖然從文意上說未全,但是將此本與《中秋帖》相較,不難發現,《中秋帖》帖文全從《十二月帖》臨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後又分別缺漏“未復”、“慟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書形近“為”,有時還被誤臨成“為”字。如此可以斷定,米芾所藏《十二月割帖》墨跡本,乃《中秋帖》的底本。

那么《十二月帖》為什麼文字也不通呢?據明代董其昌考證,《十二月帖》與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淳化閣帖》中王獻之的《慶至帖》原為一帖,後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無法標點,無法釋讀,語句不連貫,不知所云。

《十二月割帖》後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曹之格摹勒的《寶晉齋法帖》。墨跡早已失傳,因此現僅有拓本傳世。

《十二月帖》是王獻之行草書中獨創風格的典型作品。此帖開筆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書,第四字便轉為行草書,筆勢連屬。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筆貫通而下,優遊疏爽。其後連多斷少,形勢宏逸。現在所能見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筆畫映帶的細微變化,墨色枯燥的質感,已損失良多。如果是毫髮畢見的墨跡本,草縱之致,宏逸之勢當更顯神駿。最得王獻之筆法、筆意並發揚光大,卓然成為大家的米芾認為《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筋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唐張懷瓘稱王獻之能一筆書,即“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應當說,此帖已肇其端,但還不甚明顯,至唐張旭、懷素才真正寫出一筆的草書。而張懷瓘評王獻之書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挺然秀出,務於簡易”。因而創造出一種優遊駿神的新體,改變了古質的體貌,取得了與王羲之書法並駕齊驅的地位,這一看法是能夠從《十二月帖》中體現出來的,無疑也是正確的。傳為王獻之所書的《中秋帖》,即為米芾從《十二月貼》上節臨的數語,已為世上基本公認。兩帖相較,則能看出王獻之書法的超逸流便,米芾書法的縱逸豪放,這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

此帖書法,第一行由行楷書起,漸為行草,第二行以下則字多聯屬,所謂一筆書,正是此類。米芾乃仿古高手,曾以集古字自稱,臨摹此帖,極有可能。且此帖曾被米芾收藏,米芾臨習,理所當然。更重要的是,《中秋帖》翻折之筆,以及筆畫末端為承接下筆而出現的圓弧,甚有米芾的手性。《中秋帖》原帖不可見,而寶晉齋法帖中所刻,當不致太失真。兩帖比照,不難看出,《十二月帖》更質直一些,也就是古意更濃厚一些。筆畫間的張力,總是給人以非常飽滿的感覺,而線條強如屈鐵,正與《洛神賦十三行》、《鴨頭丸帖》等相似。不排除刻帖時由於失真,而使線條更加圓勁的現象,但結構上的張力,是不會太失真的。史傳王獻之用筆外拓。“外拓”一語,到現在還是有人指點到今疑,好像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釋。一般理解,好像與王羲之的內擫相比,羲之的線條凝重內斂,而獻之的線條顯得骨肉勻停些。恐怕也是誤解。從此帖刻本來看,獻之的線條,又何嘗肥厚?只是結字的虛靈、行氣的貫注,顯得更加灑脫不羈些罷了。孫曉雲先生《書法有法》中,釋內擫外拓為使轉之法,方向有所不同,可能是深思熟慮而切近原意的說法。王獻之的技法特點,用筆使轉,或似乃父,而結字虛和,是獨得之趣,行間一發不收,踏歌行雲,則為前無古人。由此孕育後世的狂草,如旭、素、王鐸,也算是教化之主了。

2017-12-3 11:18: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