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素香襲人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一首民歌,曲調優美、委婉動聽,聽著小曲,仿佛聞到花香,觀到花影。論花,茉莉花算不上花中的美女子,這花,潔白素雅,沒有花的雍容,沒有花的嬌艷,然而,花素香襲人,茉莉花不以花艷悅人眼,而以花香獲人心。

在東南沿海那個叫福州的城市,茉莉花是這個城市的市花。福州人對茉莉花情有獨鍾,喜愛有加。驅車往烏龍江畔,花兒連片綻開,陽光映照帶著晨露的花,花瓣晶瑩剔透。花季時,在城裡,你會瞧見,上市場買菜的女子順手買一小袋織網裝著的茉莉花,掛在家中的客廳,香溢滿屋。白日裡,車水馬龍,但還是有些賣花人,手拎著一袋袋茉莉花,沿車叫賣,那些愛花的司機也會搖下車窗,買得一小袋,掛在車前,香氣沁心。你走在福

州的大街上或走在商場裡,不經意間會聞到茉莉花香,尋香而去,原是女子脖子或是手腕上掛著用茉莉花串起的項鍊或手串。

茉莉花香。這香,香的清淡、香的清爽,這正是茉莉花能在眾香中獲得人們喜愛的緣由,閒暇時,從花袋裡挑出一朵,靠近鼻子,屏氣聞之,清香之氣隨呼吸入心懷,讓人神清氣爽。花有各香,有濃香,香的熱烈,香的奔放,因為這濃、這烈,初聞之,覺得它好,久聞之,又覺味重;有異香的,香味獨特,因為她的異,有人喜之,有人厭之。在我的印象中,能夠將它入袋作為商品賣的,只有茉莉花和玉蘭花,這兩種花,色相同,味相近,這香,不在濃,而在彌遠,雖是淡淡的,卻可以讓你在遠處聞到花香,可以在較長的時間里留著這香。花如女子,《戰國策》中有這樣一句話:“女為悅已者容”。花似乎也為悅已者容,關鍵在於如何容之,淡妝是容,濃妝是容,然我以為淡妝總比濃妝來的自信,這茉莉花可以算是萬花叢中有自信的花。

福建人喜茶,茶的品種也多:武夷大紅袍茶、安溪鐵觀音、寧德坦洋功夫、福鼎白茶、漳州平和的白芽奇蘭,這些茶,只是就茶制茶,在茶樹的品種、茶的製作方式上下盡功夫、花盡心思,唯有福州的茉莉花茶是茶與茉莉花的結合。記得那日,在福州北峰郊外的一處茶場,聽到茶場主人講解花茶的製作工藝。場主把茶比作陽,把花比作陰,花茶是茶與花的絕配,是陽與陰的結合,茉莉花的香氣,不是綠茶所獨享,她還可以沁入紅茶、白茶諸茶之中,形成茉莉花茶的系列,既不失紅茶、白茶諸茶的韻味,又添了茉莉茶的芬芳,還多了理氣止痛、溫中和胃、消腫解毒、強化免疫系統的功效。

這茶與花的絕配,不是簡單的茉莉花與茶葉的揉合,倘若這樣揉合,花茶泡在杯中,茶葉沉於杯底,花瓣浮在水面,那只是形式上的揉合而非精神上的融合。

茶與花的絕配,是見茶不見花,是把花的精髓沁入茶中。清晨,採花人和採茶人踏著晨露,將帶著露水的花和茶採摘下來,集中於茶場。花與茶的結合,最講究的是窨制。將花與茶揉合在一起,在結合的過程中,依靠著相互間產生的熱氣,花散發出芬香,茶吮吸著花香。窨茶過程,最難把握的是溫度和時間,時間久了,溫度高了,都會影響到茶的質量。所以,窨茶工需要通宵守著茶,靠手感判斷茶與花的溫度,用手不時地翻動茶與花,夜半時分,還須將揉合在一起的茶與花用畚箕分離,讓熱度有所下降之後,再進行二次的揉合,如此反覆幾次,茶吸入了花的神,分離了花的形。

看了茶工窨茶的過程,抓起一把已被茶葉吸盡香氣但依舊潔白的茉莉花,手留餘溫、心留余香,更添了對茉莉花的喜愛之情,更體會到這花的精神:她消耗自己,留香與他物他人。

泡一杯茉莉花茶,注目茶杯,根根茶葉,如魚戲水,悠然垂落於杯底,青綠垂疊,一片旺茂;一股清氣,繚繞於眼帘,一股清香,沁入於心。茶香中含著花香,花香中含著茶香,更讓人體會到,花影雖去,花神猶在。只要神在,影終不會離去。品茶時,我們既品到了花的精神,眼前更浮現茉莉花的影子,花白如玉的影子。

那花,討人喜。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6-24 10:25:44
花素香襲人_花素香襲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