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蜀西至劍門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詩詞問答

問:幸蜀西至劍門的作者是誰?答:李隆基
問:幸蜀西至劍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幸蜀西至劍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李隆基幸蜀西至劍門書法欣賞

李隆基幸蜀西至劍門書法作品欣賞
幸蜀西至劍門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劍門山高聳入雲,險峻無比;我避亂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見那士翠色屏風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士紅色屏障的石壁,全憑五位大力士開出路徑。
灌木叢生,好似纏繞旌旗,時隱時現;白雲有士飛仙,迎面拂拭著馬來。
治理國家應該順應時勢,施帝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們平定叛亂,建功立業,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注釋
幸蜀西至劍門:幸蜀:駕臨四川。劍門,古縣名,今四川省劍閣東北,因劍門山而得名。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時長安收復後從四川回京時,帝至劍門時所寫。
鑾輿:皇帝的車駕,此處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視稱出狩。
五丁開:傳說中蜀道是由五個大力士(五丁)開通的。
乘時:造就時勢。
勒銘才:建功立業的才能。西晉時張載作《劍閣銘》,晉世祖司馬炎派人刻於石上。銘中有“興時在德,險亦難恃”之語。

詩文賞析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二句,開篇扣題,力度千鈞。劍閣天險,鑾輿人主,銖兩悉稱。“峻”是劍門山主要的特徵,其它如道路險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詩中不去寫山,只抓住山腰“橫雲”這一特定景觀來寫: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層雲,此刻只是層層低徊於劍門腰際,足見山高嶺峻路險。“橫”字,描繪出層雲疊起,橫截青峰,與峻偉山勢,共同構成一種浩然雄勁的氣勢。經過首句先聲奪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輿返京,經行劍閣情事。《春秋》為尊者諱,天子逃竄,每稱“出狩”,用來不免難堪。但“出狩”下緊綴一個“回”字,又很能顯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悅。兩句一景一事,領起下文。

頷聯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互文見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經過劍閣,雖已是十月初冬時分,但南國天氣,正是楓葉流丹、青松積翠的好季節。山路縈繞,只見座座山巒,紅綠紛呈,丹翠輝映。“千仞合”寫道路險阻。皇輿經行,抬頭看去,劍門七十二峰擁擠堆疊,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閉合的大門。山勢最險處,“峭壁中斷,兩岩相嵌,形似劍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開”形象道路之險,其中流傳一個神奇的傳說:

秦惠王伐蜀不識道路,於是造五隻石牛,置金牛尾下,揚言牛能屙金。蜀王負力信以為真,派五壯士拉牛回國,為秦開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落筆於事,事中見景。“灌木”句寫道路之曲。太白詩“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足見彎道眾多。儀仗左轉右轉,旌旗搖動,乘輿前行,反覺是路邊的樹木山石在轉移倒退。“仙雲”呼應首聯“橫雲”,山中之雲;遠看陰濃層疊,等到拂馬而來,卻絲絲縷縷,輕靈潔白,使人看了,頓覺澄潔清爽,加上地勢之高,如入仙境。

尾聯“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是就劍閣石壁所勒張載銘文發議論,張氏在《劍閣銘》中明確提出,“興實在德,險亦難恃”,並在文尾聲明撰銘宗旨:“勒銘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漢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鍾,在德不在險。玄宗讀罷銘文,深有同感。“乘時方在德”,“乘時”,是說眼前出現平叛的大好形勢。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間,也相信其子肅宗的仁智,禍患很快就會消除。當然,面對銘文,玄宗也不會忘記,他追求享受、濫用佞人,與這次動亂的發生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不免感嘆自己昔日之非,不無悔恨。因此對張載的識見才華十分稱賞:“嗟爾勒銘才”,“嗟”是讚嘆之詞。

此詩格調莊嚴,筆力扛鼎。雖作於亂中,不失盛唐氣象。

標籤:寫景議論

詩詞推薦

  •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孫光憲唐代〕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鐶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
  • 夜坐

    張耒宋代〕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 題玉泉溪

    湘驛女子唐代〕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飲

    劉時中〔元代〕微風不定,幽香成徑,紅雲十里波千頃。綺羅馨,管弦清,蘭舟直入空明鏡。碧天夜涼秋月冷。天,湖外影;湖,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懷古

    司空曙唐代〕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村晚

    雷震宋代〕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唐代〕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楊柳東塘細水

    蔣春霖清代〕楊柳東塘細水流,紅窗睡起喚晴鳩。屏間山壓眉心翠,鏡里波生鬢角秋。  臨玉管,試瓊甌,醒時題恨醉時休。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唐代〕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冀州道中

    王冕元代〕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塗。叢薄聚凍禽,狐狸嘯枯株。寒雲
  • 管仲論

    蘇洵宋代〕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於亂,五公
  •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唐代〕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蘇軾宋代〕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
  • 天仙子·淥水亭秋夜

    納蘭性德清代〕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蹙損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難睡。西風月落城烏起。
  • 瀑布

    施肩吾唐代〕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西林壁

    蘇軾宋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立春

    蘇軾宋代〕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渡江雲三犯·西湖清明

    吳文英宋代〕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雲。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城道中二首

    蘇軾宋代〕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
  • 秋涼晚步

    楊萬里宋代〕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政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
幸蜀西至劍門原文_幸蜀西至劍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