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江雪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詩詞問答

問:江雪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江雪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江雪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柳宗元江雪書法欣賞

柳宗元江雪書法作品欣賞
江雪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
獨:獨自。

詩文賞析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於靜態的描寫,由於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像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於背景範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緻,就越顯得概括誇張。而後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於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並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繫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繫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標籤:唐詩三百首寫景冬天寫雪山水寫鳥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詩詞推薦

  • 古柏行

    杜甫唐代〕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
  • 春雪

    韓愈唐代〕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納蘭性德清代〕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盪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漠漠春陰酒半

    佚名宋代〕漠漠春陰酒半酣。風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先自離懷百不堪。檣燕呢喃,梁
  • 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

    劉基明代〕語燕鳴鳩白晝長,黃蜂紫蝶草花香。蒼江依舊繞斜陽。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清和院宇麥秋涼。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左省杜拾遺

    岑參唐代〕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

    吳翌鳳〔清代〕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憑欄漸覺春光暝,悵望碧天帆去盡。滿隄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清代〕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青玉案·碧山錦樹明秋霽

    曹組宋代〕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忽有人家臨曲水。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淒涼只恐鄉心起。鳳樓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納涼

    秦觀宋代〕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 詠山泉(一作題山中流泉)

    儲光羲唐代〕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哭孟浩然

    王維唐代〕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樂清簫台

    喬吉元代〕枕蒼龍雲臥品清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喚青猿夜拆燒丹灶。二千年瓊樹老,飛來海上仙鶴。紗巾岸天風細,玉笙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

    李白唐代〕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懷古

    許渾唐代〕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
  • 金陵圖

    韋莊唐代〕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白雲泉

    白居易唐代〕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池鶴二首

    白居易唐代〕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銷。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臨風
  • 遊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大庭庫

    李白唐代〕朝登大庭庫,雲物何蒼然。莫辨陳鄭火,空霾鄒魯煙。我來尋梓慎,觀化入寥天。古木朔氣多,松風如五弦。帝圖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
江雪原文_江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