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秋夜曲

作者:張仲素 朝代:唐代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壁暗蟲通夕響,寒衣未寄莫飛霜。

詩詞問答

問:雜曲歌辭秋夜曲的作者是誰?答:張仲素
問:雜曲歌辭秋夜曲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雜曲歌辭秋夜曲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張仲素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仲素名句大全

張仲素雜曲歌辭秋夜曲書法欣賞

張仲素雜曲歌辭秋夜曲書法作品欣賞
雜曲歌辭秋夜曲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漏壺的滴水丁丁作響,秋夜為何如此漫長?無邊無際的薄雲間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處的秋蟲一整夜都在鳴叫著,給出征在外的丈夫準備的寒衣還未寄出,此時千萬不要下霜。

注釋
丁丁:擬聲詞,形容漏水的聲音。
何:何其,多么。
漫漫:形容輕雲的形狀變幻。
暗蟲:暗處的秋蟲。
通夕:整晚,通宵。
響:鳴叫。
征衣:出征將士之衣,泛指軍服。
寄:寄送,寄達。
莫飛霜:千萬不要下霜。

詩文賞析

計時的漏壺在靜夜裡響起“丁丁”的滴水聲,一滴滴、一聲聲,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聽著,數著,心裡著急地在想:“夜怎么這么長啊!”她百無聊賴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無邊無際的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思婦在失眠時的所見所聞,無不引動並加重著她的淒清孤寂的感情,並且寫出了秋夜十分漫長、寂靜、清冷的特點。

在失眠的長夜裡,暗處的秋蟲通宵都在鳴叫著。聽著聽著,她突然想到該是給丈夫準備寒衣的時候了。詩歌三四兩句琅琅上口,照應了詩題,暗示秋蟲鳴叫時間之長,暗示了思婦(作者)對征人的關切和思念。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寫秋蟲的鳴叫的時間之長,實際是暗示思婦通宵達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蟲的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沒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飛霜”是思婦內心的獨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爺求告,又是在徑直命令上天。無論是求告還是命令,都可以從這天真的出語中窺見她對丈夫的無限深情。

這首詩採用了畫龍點睛的寫法。前三句雖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沒有末一句的點題,讀者既無法領會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詩主要抒寫什麼感情,詩中的主人公又是誰。最後一句響起思婦情濃意深的一片心聲,才揭開了全詩的主旨:原來詩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彈奏的,不是別的,而是思婦心上的那根悠思綿綿的情弦。

標籤:閨怨秋天思念

詩詞推薦

  •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魏晉〕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萬化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野花芳草

    韋莊唐代〕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外征衣

    陳玉蘭唐代〕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

    溫庭筠唐代〕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
  • 估客樂四首

    釋寶月〔南北朝〕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有信數寄書,無信心相憶。莫作瓶落井,一去無訊息。大艑
  • 玉京秋·煙水闊

    周密宋代〕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悽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鍾羽一解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淒切。碧碪度韻,銀床
  • 訪秋

    李商隱唐代〕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江皋當落日,帆席見歸風。煙帶龍潭白,霞分鳥道紅。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巫山一段雲

    歐陽炯唐代〕絳闕登真子。飄飄御彩鸞。碧虛風雨佩光寒,斂袂下雲端月帳朝霞薄,星冠玉蕊攢。遠遊蓬島降人間,特地拜龍顏
  • 中谷有蓷

    佚名先秦〕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
  • 春思

    李白唐代〕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

    溫庭筠唐代〕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
  • 秋日行村路

    樂雷發宋代〕兒童籬落帶斜陽,豆莢姜芽社肉香。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 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元代〕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沉醉東風

    趙善慶元代〕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灑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唐代〕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一百五日夜對月

    杜甫唐代〕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第二
  • 佳人

    杜甫唐代〕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沈記室夜別

    范雲南北朝〕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雲。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送粉卿行

    辛棄疾宋代〕轎兒排了,擔兒裝了,杜宇一聲催起。從今一步一回頭,怎睚得、一千餘里。舊時行處,舊時歌處,空有燕泥香墜
  • 西江月

    辛棄疾宋代〕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
雜曲歌辭秋夜曲原文_雜曲歌辭秋夜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