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柳絮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代

臨江仙·柳絮原文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柳絮的作者是誰?答:曹雪芹
問:臨江仙·柳絮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臨江仙·柳絮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曹雪芹臨江仙·柳絮書法欣賞

曹雪芹臨江仙·柳絮書法作品欣賞
臨江仙·柳絮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白玉華堂前面,柳花被春風吹散,像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緩急有度。一群群蜂兒蝶兒,團團翻飛,追隨著柳絮。何曾落於水中,隨波流去?怎會落於泥土中?
儘管柳絮隨風,忽聚忽分,柳樹依舊長條飄拂。休笑我,春絮兒無根無柢無依附。願借東風的力量,把我送上碧藍的雲天!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白玉堂: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這裡說柳絮所處高貴之地。
春解舞:春能跳舞。這是說柳花被春風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均勻:指舞姿柔美,緩急有度。
“蜂圍”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紛紛追隨柳絮。或以蜂蝶之紛亂比飛絮,亦通。
隨逝水:落於水中,隨波流去。
委芳塵:落於泥土中。
委:棄。
“萬縷”二句:意謂儘管柳絮隨風,忽聚忽分,柳樹依舊長條飄拂。
“韶華”句:意即休笑我,春光中的柳絮本是無根的。
憑藉力:指不斷地藉助於風力。
青云:高天,也用以說名位高。

詩文賞析

“柳絮詞”,是大觀園最後一次詩會的作品,描寫的是“三春事業付東風”的暮春殘景,暗示著賈府這個“百年望族”即將覆滅的命運。

在這五首柳絮詞中,除薛寶釵的《臨江仙》故作高調以外,蓁都是悼春傷感之作。史湘雲的“莫使春光別去”,賈探春的“也難綰系也難羈”,薛寶琴的“三春事業付東風”都同樣表現了她們對好景易逝的惋惜心情。作者在賈府由盛而衰的轉折時刻,安排這次詩會,寫出了這些詩詞,等於是為封建貴族階級所作的輓歌,哀悼它必然沒落、無法挽回的歷史命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這一組詞里,把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個對立的藝術形象放在一起,通過各自對飛絮的詠嘆,鮮明地表現了她們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林黛玉的《唐多令》,處處以柳絮自況,明寫飛絮,暗嘆身世,落筆雙關,把自己繾綣風流、薄命漂泊、愛情破滅的深切哀愁寄託於柳絮,發出了悲憤憂怨又無可奈何的嘆息。

薛寶釵的《臨江仙》,則春風滿懷,自鳴得意。“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她對封建貴族階級必然同舟共濟的歷史命運不僅不認識,而且抱著幻想。“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就表現了她依附封建勢力,妄想出人頭地的野心。作者褒貶之意,溢於言表。對我們分析研究《紅樓夢》人物性格,頗有幫助。

詩詞推薦

  •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何遜南北朝〕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
  •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東湖新竹

    陸游宋代〕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官閒
  • 書韓乾牧馬圖

    蘇軾宋代〕南山之下,汧渭之間,想見開元天寶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萬匹如雲煙。騅駓駰駱驪騮騵,白魚赤兔騂皇鶾
  • 吁嗟篇

    曹植魏晉〕吁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夙夜無休閒。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迴風起,吹我入雲間。自謂
  • 綠頭鴨 詠月

    晁元禮宋代〕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雨後荒園

    段克己金代〕遁庵主人植菊階下,秋雨既盛,草萊蕪沒,殆不可見。江空歲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發數花,生意悽然,似訴余
  • 鸚鵡

    方孝孺明代〕幽禽兀自囀佳音,玉立雕籠萬里心。只為從前解言語,半生不得在山林。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揚州慢·瓊花

    鄭覺齊〔宋代〕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瀋水香球。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新流。甚天
  • 水龍吟(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

    吳文英宋代〕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布影參旗,障空雲蓋,沈沈秋曉。駟蒼虬萬里
  • 詠風

    王勃唐代〕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鳴雁行

    李白唐代〕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慧慶寺玉蘭記

    戴名世清代〕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
  • 贈從弟

    劉楨魏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雙雙燕·詠燕

    史達祖宋代〕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併。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唐代〕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 春思

    方岳宋代〕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白居易唐代〕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送春

    万俟詠宋代〕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
  • 柳絮

    劉筠宋代〕半減依依學轉蓬,班騅無柰恣西東。平沙千里經春雪,廣陌三條盡日風。北斗城高連蠛蠓,甘泉樹密蔽青蔥。漢家
臨江仙·柳絮原文_臨江仙·柳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