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原文

一輪秋影轉金波。
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
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詩詞問答

問:《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中秋皓月灑下萬里金波,好似那剛磨亮的銅鏡飛上了夜空。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髮漸漸增多,欺負我拿它沒有辦法。
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樹影搖曳的桂樹,因為人們都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

注釋
太常引:詞牌名。
呂叔潛:名大虬,生平事跡不詳,似為作者聲氣相應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
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
姮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仙女。
被白髮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懷》“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詩意。
斫:砍。
桂:桂樹。
婆娑:樹影搖曳的樣子。

詩文賞析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愿。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像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像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裡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像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繫。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標籤:宋詞三百首中秋節神話詠物月亮抒懷

詩詞推薦

  •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李煜唐代〕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商隱唐代〕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 憶梅

    李商隱唐代〕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落魄·丙寅中秋

    郭應祥宋代〕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閱盡今和古。何妨小駐聽吾語。當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不絕

    杜甫唐代〕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裡長條風乍稀。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濕仙衣。眼邊
  • 詠賀蘭山

    胡秉正〔清代〕西北天誰補?此山作柱擎。蟠根橫遠塞,設險壓長城。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曾從絕頂望,灝氣接蓬瀛。
  • 齊天樂·蟬

    仇遠宋代〕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間早鳴秋樹。薄翦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朝朝暮暮。奈一度淒吟,一番淒楚。尚有
  • 題玄武禪師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杜甫唐代〕何年顧虎頭,滿壁畫瀛州。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錫飛常近鶴,杯度不驚鷗。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遊。
  •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辛棄疾宋代〕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
  • 落梅風·人初靜

    馬致遠元代〕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照鏡見白髮

    張九齡唐代〕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
  •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宋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春半

    朱淑真宋代〕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乾閒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何遜南北朝〕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
  • 詠雪 / 詠雪聯句

    劉義慶南北朝〕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白菊三首

    司空圖唐代〕人間萬恨已難平,栽得垂楊更系情。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莫惜西風又起來,猶能婀娜傍池台。不辭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姜夔宋代〕仙姥來時,正一望、千傾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一依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
  • 歸雁

    錢起唐代〕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南軒松

    李白唐代〕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閒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 * ,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驀山溪·自述

    宋自遜宋代〕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几、 * 茗碗。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原文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