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原文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詩詞問答

問:《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落日中捲起繡簾眺望,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的夕陽與亭台相映,空闊無際。為了我的來到,你特意在窗戶上塗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猶新。這讓我想起當年在平山堂的時候,靠著枕席,欣賞江南的煙雨,遙望遠方天際孤鴻出沒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體會到歐陽醉翁詞句中所描繪的,山色若隱若現的景致。
廣闊的水面十分明淨,山峰翠綠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濤洶湧,一個漁翁駕著小舟在風浪中掀舞。見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風賦》,像宋玉這樣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莊子的風是天籟之說的,硬說什麼風有雄雌。其實,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快哉亭: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濕青紅:謂漆色鮮潤。
平山堂: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歐陽修在揚州所建。
欹枕:謂臥著可以看望。
醉翁:歐陽修別號。
“山色”句:出自歐陽修《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
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
一葉:指小舟。白頭翁:指老船夫。
莊生:戰國時道家學者莊周。天籟:是發於自然的音響,即指風吹聲。
剛道:“硬說”的意思。
一點”兩句:謂胸中有“浩然之氣”,就會感受“快哉此風”。

詩文賞析


本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作者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台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 。“知君為我新作”兩句,交待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係,反客為主、詼諧風趣地把張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說成特意為自己而造,又寫亭台窗戶塗抹上青紅兩色油漆,色彩猶新 。“濕”字形容油漆未乾,頗為傳神。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一種以虛托實的想像式側面描寫。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他曾在揚州平山堂所領略的“江南煙雨 ”、“杳杳沒孤鴻”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他又以此比擬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將“快哉亭”與“平山堂”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優美獨特的意境。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蘊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 。以上五句新穎別致 ,引人入勝,通過作者昔日的淋漓興致,傳達出今日快哉亭前覽勝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 、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詞人並由此生髮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三句,寫眼前廣闊明淨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忽然”兩句,寫一陣巨風 ,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一個漁翁駕著一葉小舟 ,在狂風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峰突起,由靜境忽變動境,從而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著意表現的著重點——一位奮力搏擊風濤的白髮老翁。這位白頭翁的形象,其實是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一種象徵。以下幾句,作者由風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對戰國時楚國蘭台令宋玉所作《風賦》的議論 。在作者看來 ,宋玉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說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風神即是明證 。其實 ,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在於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一豪氣乾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蘇軾這種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客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在其中貫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標籤:豪放山水寫景抒情議論

詩詞推薦

  • 卜運算元

    向子諲宋代〕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新恨有誰知,往事
  • 齊安郡中偶題·其一

    杜牧唐代〕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馮延巳唐代〕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牆。鶯窗人起未梳妝。繡帳已闌離別夢,玉爐空裊寂寥香。閨中紅日奈何長。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跋子瞻和陶詩

    黃庭堅宋代〕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山月夜

    於良史唐代〕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 *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彩書怨

    上官昭容唐代〕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晏殊宋代〕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

    廖世美宋代〕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黃庭堅宋代〕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慶宮春·雙槳蓴波

    姜夔宋代〕紹熙辛亥除夕。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
  • 臨高台

    佚名兩漢〕臨高台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范仲淹宋代〕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
  • 沙堤行,呈裴相公

    張籍唐代〕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街官
  • 村晚

    雷震宋代〕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江館

    王建唐代〕水面細風生,菱歌慢慢聲。客亭臨小市,燈火夜妝明。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涼州詞二首

    王之渙唐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

    元好問金代〕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少年鞍馬適相宜。從軍樂,莫問所從誰。候騎才通薊北,先聲已動遼西。歸期猶及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日射

    李商隱唐代〕日射紗窗風撼扉,香羅拭手春事違。迴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餘干旅舍

    劉長卿唐代〕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枝

    朱敦儒宋代〕江南岸,江北岸。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酒一杯,淚雙垂。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原文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