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

小閣重簾有燕過。
晚花紅片落庭莎。
曲闌乾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詩詞問答

問: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作者是誰?答:晏殊
問: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晏殊的名句有哪些?答:晏殊名句大全

晏殊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書法欣賞

晏殊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書法作品欣賞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小樓重重門帘外面有燕子飛過。晚上紅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裡。獨自一人在欄桿邊而感到寒冷。
因一陣輕風才看到那碧綠簾幕。幾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葉上。酒醒來人都走了又有了憂愁。

注釋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一作《浣溪紗》,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過:飛過,過讀平聲。
晚花:春晚的花。紅片:落花的花瓣。庭莎:庭院裡所生的莎草。莎草為草本植物,葉條形,有光澤,夏季開黃褐色小花。
一霎:一會兒,一陣子。
幾回疏雨滴圓荷:指的是一日之間好幾次下雨,雨點打在圓圓的荷葉上。詞句化用五代孫光憲《思帝鄉》詞:“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
愁:在詞中是富貴者嘆息時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難留的淡淡閒愁。

詩文賞析

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五記載:“晏元獻公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嘗覽李慶孫《富貴曲》云:‘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故公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唯說其氣象。若‘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楊柳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語人曰:‘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這段話頗能道出晏殊富貴詞的獨特風格。這首詞前五句描寫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跡,細節刻畫,取其精神密契,不在於錦繡字面的堆砌,而在於色澤與氣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環境寫得博大高華,充滿富貴氣象。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既不是傷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羈旅思鄉遊子的離愁,更不是感時憫亂的深愁,而是富貴者嘆息時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難留的淡淡閒愁。

劈頭“小閣重簾有燕過”點出環境與時令。此句看似平淡,實乃傳神一筆,有破空而來之勢。這匆匆一過的穿簾燕子,莫非是遠方使者,給簾內入傳遞了春將歸去的訊息。像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層層波瀾。一下子打破了小閣周圍寧靜的空氣,起著溝通重簾內外的作用。閣中人目隨燕影,看到“晚花紅片落庭莎”。原來時已暮春,庭院滿地落紅。“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謝,形容落花的時間,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節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跡,滿庭莎草已是一派濃綠。“紅片”與“庭莎”,綠肥紅瘦,相映成趣。“曲欄乾影入涼波”,庭院中池邊的曲曲欄乾,倒影於池塘碧波之中。“涼波”的“涼”既是時已入暮,池水生涼的真實寫照,又是箇中人此時此地心境淒涼的折光反射。

以上三句寫的是簾外景物,從視覺所及落筆。“重簾”、“過燕”、“晚花”、“庭莎”、“曲欄”、“涼波”諸意象所組成的畫面,其色澤或明或暗,或濃或淡,或動或靜,使整個庭院呈現出一片淒清冷落。雖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處境、心曲,已躍然紙上了。片兩句由簾外轉入簾內,從聽覺著墨,寫閣中人的感受。“一霎”、“幾回”乃互文。雖說是“好風”、“疏雨”,小閣里的人卻聽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見環境是何等的靜,人是多么孤獨。

上句“翠”、“生”二字,一為冷色,一為動態,這種化虛為實的描寫,把周圍的景物寫活了,給人以質感。好風入檻,翠幕生寒,孤身獨處,情何以堪。下句“圓荷”即荷葉。疏雨滴在嫩綠的荷葉上,聲音本是極細極微,但偏偏閣中人卻聽得清清楚楚。簾外之淒清冷落如彼,簾內之空虛寂靜如此,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況又值“酒醒人散”之後。末句以情語作結,總束全詞,興起感情波瀾,似神龍掉尾,極有跌宕之致。

結句抒發的亦是富貴閒愁。前人評晏殊詞圓融平靜,多富貴氣象。晏殊自云:“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悅其氣象。”此詞可見一斑。

標籤:惜時寫景

詩詞推薦

  • 度南澗

    蔡襄宋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滕王閣詩

    王勃唐代〕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高陽台·殘萼梅酸

    王沂孫宋代〕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
  • 塞上曲

    田錫宋代〕秋氣生朔陲,塞草猶離離。大漠西風急,黃榆涼葉飛。襜襤罷南牧,林胡畏漢威。藁街將入貢,代馬就新羈。浮雲
  • 使至塞上

    王維唐代〕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朱元思書

    吳均南北朝〕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李凝幽居

    賈島唐代〕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唐代〕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霜天秋曉

    蔡挺宋代〕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
  •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張寧〔明代〕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看蒼苔、白石
  • 滿江紅 游清風峽,和趙晉臣敷文韻

    辛棄疾宋代〕兩峽嶄岩,問誰占、清風舊築。更滿眼、雲來鳥去,澗紅山綠。世上無人供笑傲,門前有客休迎肅。怕淒涼、無物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鄭谷唐代〕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二首

    杜甫唐代〕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
  • 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

    顧貞觀清代〕湔裙獨上小漁磯,襪羅微濺春泥。一篙生綠畫橋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風急,催歸暮雨霏霏。撲天香絮擁淒迷,
  •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蘇軾宋代〕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
  • 千秋歲·數聲鶗鴂

    張先宋代〕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飛花雪 一作
  • 早發

    羅鄴唐代〕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此中
  • 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

    李元膺宋代〕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 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
  • 孤山寺瑞上人房寫望

    林逋宋代〕底處憑欄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遲留
  • 鳳棲梧(蘭溪)

    曹冠宋代〕桂棹悠悠分浪穩。煙幕層巒,綠水連天遠。贏得錦襄詩句滿。興來豪飲揮金碗。飛絮撩人花照眼。天闊風微,燕外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_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