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屨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葛屨原文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詩詞問答

問:葛屨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葛屨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葛屨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魏風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腳上這一雙夏天的破涼鞋,怎么能走在滿地的寒霜上?可憐我這雙纖細瘦弱的手,又怎么能替別人縫製衣裳?做完後還要提著衣帶衣領,恭候那女主人來試穿新裝。
女主人試穿後覺得很舒服,卻左轉身對我一點也不理。又自顧在頭上戴象牙簪子。正因為這女人心腸窄又壞,所以我要作詩把她狠狠刺。

注釋
糾糾:繚繚,纏繞,糾結交錯。葛屨(jù具):指夏天所穿葛繩編制的鞋。
摻摻(shān 山):同“纖纖”,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纖細。
要(yāo腰):衣的腰身,作動詞,縫好腰身。一說鈕襻。襋(jí及):衣領,作動詞,縫好衣領。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提提(shí 時):同“媞媞”,安舒貌。⑤宛然:迴轉貌。辟(bì 避):同“避”。左辟即左避。
揥(tì 替):古首飾,可以搔頭。類似發篦。
維:因。褊(piān 偏)心:心地狹窄。
刺:諷刺。

詩文賞析

此詩雖然題為《葛屨》,實際上卻是寫了一個縫衣 * 為主人家縫製衣服所體現出的貧富不均。縫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滿,故作此詩而加諷刺。舊說如《毛詩序》云:“《葛屨》,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朱熹《詩集傳》云:“魏地陋隘,其俗儉嗇而褊急,故以葛屨履霜起興而刺其使女縫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方玉潤《詩經原始》云:“夫履霜以葛屨,縫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為而服之,則未免近於趨利,”“不惟嗇而又褊矣,故可刺。”這些說法都沒有抓住要害。

全詩共兩章,前章先著力描寫縫衣女之窮困:天氣已轉寒冷,但她腳上仍然穿著夏天的涼鞋;因平時女主人對她的虐待和吝嗇,故她不僅受凍,而且挨餓,雙手纖細,瘦弱無力。儘管如此,她還是必須為女主人縫製新衣。自己受凍,所做新衣非但不能穿身,還要服侍他人試穿,這非常悽慘。

因前章末尾有“好人服之”句,已引出“好人”,故後章作者筆鋒一轉,著力描寫女主人之富有和傲慢。她穿上了縫衣女辛苦製成的新衣,連看都不看她一眼,還故作姿態地拿起簪子自顧梳妝打扮起來。這種舉動自然是令縫衣女更為憤慨和難以容忍的。

至此,讀者可以清楚地發現,此詩實際上用了一個很簡單而又常見的手法,即對比。作者有意識地將縫衣女與女主人對照起來描寫,兩人的距離立刻拉開,一窮一富,一奴一主,馬上形成鮮明的對照,給人留下了十分強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對比,此詩在藝術上另一個重要的特徵,便是細節的描寫。細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性格常能起大作用,小說中常有,詩歌中並不常用。由於此詩有兩個女性人物在內,所以作者也進行了細節描寫,如寫縫衣女只寫她的腳和手,腳穿涼鞋,極表其受凍之狀;手兒瘦弱,極表其挨餓之狀。這兩個細節一經描摹,一個饑寒交迫的縫衣女形象便躍然紙上。再如寫女主人,作者並沒有描摹她的容貌,只是寫了她試穿新衣時的傲慢神態和扭身動作,以及自顧佩簪梳妝的動態,便刻畫出了一個自私吝嗇、無情無義的女貴人形象。

最後要說的是此詩的點題作用。坦率地說,如果沒有末尾“維是褊心,是以為刺”兩句,僅以前面的描寫和對比論,很難說出它有多少諷刺意義;只有當讀者讀至末二句,方知這詩具有諷刺意味,是一首諷刺詩。這便是點題的妙用。有此兩句,全詩的題意便立刻加深;無此二句,全詩便顯得平淡。當然,諷刺詩在末尾才進行點題,跌出真意,這是常有的,但讀者不得不承認這實際上已成了此詩在藝術表現上的第三個重要特徵。

標籤:詩經

詩詞推薦

  • 采蘋

    佚名先秦〕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 擊鼓

    佚名先秦〕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 王風·揚之水

    佚名先秦〕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
  • 駟驖

    佚名先秦〕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游於北園,四馬既閒。
  • 遵大路

    佚名先秦〕遵大路兮,摻執子之祛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醜兮,不寁好也!
  • 何彼襛矣

    佚名先秦〕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 小雅·黃鳥

    佚名先秦〕黃鳥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
  • 佚名先秦〕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葛屨原文_葛屨的賞析_古詩文
  • 采芑

    佚名先秦〕薄言采芑,於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乾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
  • 子衿

    佚名先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 芣苢

    佚名先秦〕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 狡童

    佚名先秦〕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葛屨原文_葛屨的賞析_古詩文
  • 六月

    佚名先秦〕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比物四驪,閒之維則。
  • 清人

    佚名先秦〕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
  • 溱洧

    佚名先秦〕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
  • 都人士

    佚名先秦〕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
  • 燕燕

    佚名先秦〕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
  • 載驅

    佚名先秦〕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盪,齊子發夕。四驪濟濟,垂轡沵沵。魯道有盪,齊子豈弟。汶水湯湯,行人彭彭。
  • 魚藻

    佚名先秦〕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魚在在藻,依於其蒲。
    葛屨原文_葛屨的賞析_古詩文
  • 靜女

    佚名先秦〕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葛屨原文_葛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