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遷有感

作者:梁棟 朝代:宋代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

憔悴城南短李紳,多情烏帽染黃塵。
讀書不了平生事,閱世空存後死身。
落日江山宜喚酒,西風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黃花老,明月園林是小春。

詩詞問答

問:金陵三遷有感的作者是誰?答:梁棟
問:金陵三遷有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金陵三遷有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梁棟金陵三遷有感書法欣賞

梁棟金陵三遷有感書法作品欣賞
金陵三遷有感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就是城南那憔悴短小的李紳,多愁善感,烏紗帽上落滿黃塵。
苦讀詩書,卻不明白平生所歷世事;閱盡世態,空留下未曾殉國之身。
眼看著落日殘照下的江山,還是叫一壺酒吧;不見那西風蕭瑟中的天地,正要愁殺士人!
任憑它蜂蝶為黃花老去而發愁,明月下的園林里,自有一派小陽春。

注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
李紳:中唐詩人,有詩名。因身材短小精悍。時稱“短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補國子助教,因非其所好,東歸金陵,被潤州節度使李鑄闢為從事,因見李鑄專橫並想背叛朝廷,就不肯幫他起草文書。李鑄想殺他,他伺機逃跑,才獲免於難。李紳稟性剛直,一生宦途多波折。作者以他自喻,既切合金陵這一地點,也寄寓了宦海沉浮的感慨。
烏帽:即鳥紗帽,隋唐間地位顯貴的人多戴此帽。後漸流行民間,成為平常的穿戴。
“任他”二句:蘇東坡《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有句云:“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這裡翻用其意。小春,又稱小陽春。農曆十月,尚少寒意,有如初春故稱。

詩文賞析

這首詩的開頭兩句寫中唐詩人李紳,並以李紳自況。自居易《拙集編成十五卷因題捲來戲贈元九李二十》云:“每被老元偷格調,苦教短李伏歌行。”可見時人稱之為“短李”。首聯所寫就是這件事。這兩句說,城南的矮小詩人李紳,經歷坎坷,形容憔悴。他多愁善感、繫念世事,烏黑的帽子上落滿塵土。兩句詩用粗線條鉤勒出李紳,也是作者自己的形象,手法洗鍊。頷聯即從首聯引申而來,展開“憔悴”、“多情”的含蘊,筆墨也從以李紳自比轉向直接敘寫自身。雖刻苦攻讀,手不釋卷,對平生所歷世事卻不甚瞭然;飽經風霜,閱盡世態,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好河山任人踐踏,一腔熱血無從拋灑。這聯的出句和對句的前後兩部份,各自形成鮮明的對比。“讀書”而“不了平生事”,“閱世”而“空有後死身”,出語舒緩,感情卻十分憤激。頸聯推開一層,是賦也是比。落日殘照,是眼前實景,也象徵著南宋王馴的沒落凋零,颯颯西風則象徵著籠罩在南宋國土上的蕭瑟寥落氣氛。“落日”、“西風”,景象悲壯,令人想起相傳為李白所作的《憶秦娥》中的名句:靠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不過,粱棟詩中“落日”、“西風”帶有更為強烈的時代悲劇色彩。“喚酒”、“愁人”,與首聯的“憔悴艫、“多情”相應,寫出了在天下多故的南宋束年一個正直士大夫憂心如焚的心理狀況,感情十分沉痛。前面三聯,氣氛沉重壓抑,結尾兩句卻陡然一轉,格調為之一振。蜂蝶黃花老,翻用蘇東坡詩意。這裡是說,儘管秋色愁人,然而在明月的照臨之下,園林小春的景色還是十分動人的。農曆十月間,陽光和煦,景色宜人,大有春意,故稱小春。尾聯讓人想起魯迅先生“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詩句。尾聯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肅殺中透露出生機,痛苦中孕育著希望,它表達了作者身處逆境泰然自若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以舒緩的筆調,似乎只寫自己閱盡滄桑後與世無爭的淡泊,而這種淡泊中,表現出作者的憤激和無奈。

標籤: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愛國

詩詞推薦

  • 舞曲歌辭。獨漉篇

    李白唐代〕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渡。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
  • 水龍吟

    施岳宋代〕翠鰲湧出滄溟,影橫棧壁 * 墅。樓台對起,闌乾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
  • 海上

    顧炎武清代〕南營乍浦北南沙,終古提封屬漢家。萬里風煙通日本,一軍旗鼓向天涯。樓船已奉征蠻敕,博望空乘泛海槎。愁絕
  • 柏舟

    佚名先秦〕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 蝶戀花·九十韶光如夢裡

    文廷式清代〕九十韶光如夢裡。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一

    劉子翬宋代〕帝城王氣雜妖氛,胡虜何知屢易君。猶有太平遺老在,時時灑淚向南雲。
  • 永王東巡歌·其十一

    李白唐代〕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夜思中原

    劉過宋代〕中原邈邈路何長,文物衣冠天一方。獨有孤臣流血淚,更無奇傑叫天閶。關河夜月冰霜重,宮殿春風草木荒。猶耿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則徐清代〕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休信
  • 其四怨

    曹鄴唐代〕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農名。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望薊門

    祖詠唐代〕燕台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峰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辛棄疾宋代〕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雲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
  • 柳梢青 春感

    劉辰翁宋代〕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台月明。輦下風光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永王東巡歌·其四

    李白唐代〕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劉過宋代〕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望闕台

    戚繼光明代〕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 示兒

    陸游宋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蠶婦

    杜荀鶴唐代〕粉色全無飢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 建康上元作

    趙鼎宋代〕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
  • 折桂令·擬張鳴善

    倪瓚元代〕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侯門深何須刺謁?白雲自
金陵三遷有感原文_金陵三遷有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