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409年>> 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建設

1409年6月20日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自永樂7年即1409年6月20日修建“長陵”始,到清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時間長達200餘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後順序,其陵墓名稱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在整個陵區中一共埋葬著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陵區內還建有妃子墓7座、太監墓1座和行宮、園囿等附屬建築,全部陵區面積達4000公頃。專家學者認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朝16個皇帝,有13個葬在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建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為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叔侄爭奪皇位的戰鬥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到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死後葬在距北京城區50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長陵里。從朱棣起,至末帝毅宗朱由檢止的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死後葬於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認為是風水寶地。明朝永樂年間,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當朝皇帝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為天壽山,於1409年6月20日開始修建長陵。十三陵的陵園廣袤寬闊,燕山余脈自西北逶迤而來,成為天然屏障;幾股河水在平原交匯後,緩緩東去。這裡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陵園建設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因為陵園地處京北要衝,北通要塞黃花鎮,西達居庸關,東接薊、遼,其位置猶如京北門戶。
最早修建的長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從一進大宮門就應該算是長陵。它有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這些都是其它十二陵所不及的。修建長陵的寶城和地宮用了4年的時間,寶城包括城牆和方城,中間是埋葬朱棣的墳山。長陵的碑亭和神道兩旁的石像是在寶城和地宮建成後20多年才修建的。
十三陵布局莊嚴。如果是皇帝生前自己營造的,規模都較大;死後由下一代營葬的,規模就略小。十三陵的建設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據《明實錄·仁宗實錄》記載,建設獻陵時,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軍匠將近18萬。由此可見,建設十三陵所用的全部人力。
到清朝末年,十三陵因嚴重失修已殘破不堪。新中國成立後,對長陵、景陵、永陵進行了修整,1959年,又在定陵建成了博物館,現在,十三陵地區已成為現代化旅遊勝地。

6月20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