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37年>> 9月25日

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會晤到訪的德國元首希特勒。

1937年9月25日

  希特勒本性也是個癲狂欲望,陰險毒辣,膽大妄為的潑皮無賴,上台以後就以矇騙方式籠絡人心,提高別人對自己的尊嚴與信任!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肅內部時,又把全部經濟都納入受國家控制、適應政治需要、實行強制生產的軌道,以更有利於擴軍備戰。接著希特勒就開始將其計畫付諸實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達了一個重整軍備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則公開宣布了此計畫:將國防軍由10萬擴充到30萬。這是公開違反凡爾賽和約,它立即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議,並達成共同防禦的協定,但一切只不過是停留在紙面上,從未去實施,相反在其背後倒掩蓋著勾心鬥角和畏首畏尾,特別是英國還中途變卦,與德國簽訂了一項海軍協定。這也是英國“綏靖”政策的開端。
  這一連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確信:這裡出現的又是一幫和他昔日國內政敵一樣不中用的傢伙,只要他堅決、突然地把既成事實擺在這些傢伙面前,他們勢必束手無策,聽之任之。於是,希特勒於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廢除洛伽諾公約,不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竟派出3萬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並沿德國西部邊界建立起防禦工事。此時,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只要稍有動作,希特勒就會乖乖地縮回,但他們又只是滿足於提出抗議,並未採取任何切實的對抗措施,這就使希特勒更加膽大妄為,加快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9月義大利又加入此協定。這樣,德、意、日三國就正式結成法西斯集團,三國軸心正式形成。這聲明德、意、日三國並在一輛戰車上。
  希特勒最終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和外交上的孤立處境,於是,他於1937年11月5日召集國防部長、國防軍三軍總司令和外交部長等頭目,向他們宣布最遲在1943至1945年之間解決德國的空間問題,要占領與德國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間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這時的德國軍事力量已有了相當的規模,經濟形勢也進一步好轉。所以希特勒自覺有了資本,就開始把他的計畫付諸實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軟硬兼施,在奧地利的親德分子和納粹分子的幫助下,兵不血刃占領了奧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歐侵略擴張的第一步。英法兩國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又只是聽之任之。法國毫無表示,英國只是由駐德大使提出抗議了事,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德國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國家拒絕。
  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希特勒就策劃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他瞄準英法等國不願為捷克斯洛伐克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利用納粹黨培植的蘇台德德意志黨人充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馬前卒,通過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地又把蘇台德地區占為德國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徑,英法除了提出口頭抗議,並沒有採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後,緊接著又把手伸向波蘭,要波蘭歸還但澤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權的通往東普魯士的陸地走廊。波蘭堅決拒絕了希特勒的無理要求。
  到了這時,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騙和愚弄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才放棄綏靖政策,轉而強烈譴責希特勒的侵略行徑並宣布全力支持並保證波蘭的獨立。法國在此情況下也作了相應的表態和加強戰備的措施。
  希特勒面對波蘭的不屈服態度和英法保證波蘭獨立的聲明,以及他們正在同蘇聯談判並有可能結成同盟的情況,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蘇聯進行談判。
  蘇聯鑒於英法同自己的談判缺乏誠意,背地裡還向德國大獻殷勤,繼續推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同時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終於在1939年8月23日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則由此去掉了擔心出現一場兩線作戰的心病並還能經常不斷地從蘇聯那裡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
  希特勒自覺已無後顧之憂,於是在1939年9月1日,終以“閃電戰”實施了他幾個月前就打算實施的進攻波蘭的計畫。
  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軍身穿波軍制服,靠近了波蘭邊境的格萊維茨的一個小鎮。成功占領了該小鎮後,德軍故意搗毀了這個小鎮的電台,並向空中鳴槍。隨後,正在接聽該電台節目的德國民眾聽到一個操著波蘭口音的嗓音宣布:“波蘭人民!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就要打響了,團結起來,打倒德國鬼子,打到所有反對我們進行戰爭的德國人!”
  講話之人是被納粹強迫穿上波蘭軍服的囚犯。隨後他被納粹黨衛軍殺害。這是由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親自導演的“波蘭入侵”德國的陰謀。
  第二天上午10點,希特勒向德國宣布德國遭到了波蘭的入侵,德國被迫予以還擊。而事實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國已經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隨後,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
  英法兩國雖於9月3日對德宣戰,但在希特勒征服波蘭的四個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動。法國軍隊只是在馬其諾防線後面構築工事據守。士兵們將德國西線的戰爭稱之為“靜坐戰”或“滑稽的戰爭”。波蘭在德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終於在9月28日淪陷。
  占領波蘭之後、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煙幕,可暗中他卻悄悄地加緊把它的部隊從東線調集至西線,把主要的目標對準了法國。
  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發布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占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占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
  法國被占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潰退中遭到嚴重削弱的英國了。
  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為遭到以邱吉爾為首的強硬派的抵制,所以沒有成功,於是他立即下令實施在英國登入的“海獅作戰計畫”,這是無奈的選擇。
  本來在希特勒的原計畫里,並沒有打算與英國進行較量,本來希特勒以為法國投降之後,英國也會很快屈服。
  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優勢制勝英國的計畫,由於帝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忽視英國實力,造成戰略決策失誤,失去最佳時機,因而一再推遲“海獅作戰計畫”。戈林自以為是,擅自改變作戰計畫,將空中打擊重點由軍事目標轉移至重要城市,給英國以喘息之機,加上英國從1935年開始在全國布置雷達網,並配備靈活性優越的“颶風式”和“噴火式”戰鬥機,使德國空中優勢不復存在,“海獅作戰計畫”在英國的頑強抗擊下徹底破產了。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無限期推遲“海獅作戰計畫”。這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有能達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戰役。

9月25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