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文簡公王引之?王引之的訓詁著作。

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的學者,為江蘇高郵人,字伯申,號曼卿。王家在江蘇是書香世家,同時也是官宦世家。從他祖父王安國開始,一直到他這一輩,都是訓詁大師。王引之與其父親王念孫甚至因為在訓詁方面的成就,得“高郵二王”的讚揚。

王引之的祖父官至左都御史兼領廣東巡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父親王念孫為直隸永定河兵備道,王引之是家中長子,因此受祖輩看中,自小對其嚴格教導。而王引之也沒有辜負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的期待,不僅在訓詁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仕途上也官至尚書。

嘉慶四年,王引之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晉皇帝侍講,升禮部左侍郎。歷史歲以後,相位工部尚書,後先後代理禮部尚書、戶部尚書,任禮部尚書,復任工部尚書。

張舜徽先生曾評價王引之:“高郵王氏父子之學,甚為當時所稱。引之自少讀書,一本庭訓故亦邃於名物訓詁。所為《經義述文》雖多稱引父說,然亦自抒己見,不鮮發明。念孫為《廣雅疏證》,自《釋草》以下諸篇,由引之續成之;而《讀書雜誌》十種,復多錄引之語。乾嘉中,學術臻於極盛,而有父子講論之樂者,世交推高郵王氏為海內無匹雲。”

王引之便接受父親教導,從少年起就開始從事聲韻、文字、訓詁學研究。他不僅深得其父真傳,更重要的是還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王念孫曾經大喜說道:“此子可以傳我所學!”

如何評價文簡公王引之?王引之的訓詁著作。王引之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學者,對待文學沒有一絲一毫的忍讓。從事訓詁校正之時,他堅持以近代實驗的方法,力主尋求真理。所謂的實驗法,大致與今日我們所說的理論付諸實踐相同。《廣雅·裪,莠也》《七月》毛《傳》“裪,裪草”,《毛鄭詩考正》“裪者,幽莠”等,王引之則依據實驗。“余目驗之不然也。莠於夏至前後始作采,小暑大暑之間乃其正秀之時,是秀於六月,非秀於四月也。”堅持尋找最正確的說法,以此完善文學著作。

蕭一山指出:“王引之……乾隆間第一流之經學大師也。”這個說法一點也沒有錯,王引之曾經從二十歲起便開始專研《易經》、《詩經》、《尚書》、《周官》、《儀禮》、《爾雅》、《禮記》、《春秋》三傳、《國語》、《春秋左傳名字解詁》等書,著成《經義述聞》三十二卷,《經傳釋詞》十卷。這兩部書對古代經義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闡述,是經學研究大作。

王家在江蘇高郵是書香世家,王引之的祖父王安國、父親王念孫,包括他自己,祖孫三人都是訓詁學大師。特別是到了王引之這一代,也許是因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緣故,不僅盡得其父王念孫真傳,甚至隱隱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

王念孫留下《讀書雜誌》、《 廣雅疏證 》、《道河議》、《河源紀略》、《古韻辯》。《釋大》等訓詁學著作。而王引之則引經據典,從二十歲起開始涉足專研古學經典,最終著成《經義述聞》三十二卷,《經傳釋詞》十卷二書。

胡適評價:“清朝王引之的《經傳釋詞》用歸納的方法來研究古書中詞的用法,可稱的一部文法書。”王氏訓詁,善破假借,是其主要特點。

除此之外,王引之在朝為官之時,還曾經奉旨勘訂《康熙字典》訛誤,輯為《考證》十二冊。今日的《康熙字典》有多個版本,其中有一個版本便是《康熙字典(王引之校對本)》,便是出自他的《考證》。

王氏一門“國朝經師,紹承漢學”,為後世文學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