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888年>> 10月7日

清政府批准《北洋海軍章程》,北洋海軍正式建立。

1888年10月7日

 

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批准《北洋海軍章程》,北洋海軍正式成軍。當時的北洋艦隊,擁有大小艦艇25艘。後續有艦艇調進。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北洋艦隊的艦艇總數達到42艘,噸位45000餘噸。然而,成軍僅僅6年之後,這支龐大的艦隊竟然全軍覆沒。
海軍是近代工業化的產物,中國本來沒有海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憑船堅炮利,轟開了長期閉關鎖國的中國的大門。才使中國人第一次知道了海軍之為物,於是,當時先進的中國人開始萌發了建立海軍的思想。林則徐認為,海軍乃西洋“長技”,中國也應學習,“制炮必求極利,造船必求極堅”,與之角逐海上,方能“制勝”。他的這一構想,後來被魏源用“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一語以概括之,在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中國發展海軍的歷程是幾經曲折的。19世紀60年代以前的中國人,根本不明白,在封建生產方式的土壤上是產生不出強大的海軍來的。鴉片戰爭後,一些清政府官員面對“人操舟而我結筏”的現實,也曾博訪洋船圖式進行仿造,但仍抱著舊的觀念來看待海軍這個新事物。40年代末,西方國家已在軍艦上使用螺旋推進器。進入50年代後,英、法等國都開始了螺旋推進器蒸汽艦的建造。與此同時,木殼軍艦也逐步被帶有護甲的鐵甲艦或鋼殼軍艦所代替。而中國的仿造者卻只求船型相似,安腳踏水輪以求船之速,選堅實木料並蒙以生牛皮以求船之堅,以為靠手工匠人依樣畫葫蘆,即可成功。這當然不會有任何效果。到60年代初,曾國藩和左宗棠繼續在安慶、杭州自行仿造輪船,還是遭到了失敗。這樣,他們才意識到,製造輪船不引進機器生產技術是不行了。經過四分之一世紀,遭到多次嚴重挫折之後,中國人在造船問題上才發生了觀念的改變。
觀念的更新帶來了造船事業的發展。1866年,根據左宗棠建議,福州船政局(簡稱“閩局”)成立,開始購進機器,聘用外國技師、工匠監造輪船。閩局不僅建造兵船,同時培養造船和駕駛人才,這便為爾後建成北洋海軍奠定了基礎。清政府於1879年10月下令籌建北海洋軍。1881年12月,即僅僅兩年之後,北洋海軍便初步建成。李鴻章奏請以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改三角形水師旗為長方形海軍旗。這是中國第一次在自已的軍艦上掛起海軍旗。當時北洋海軍有巡洋艦、炮艦、練習艦等12艘,已初具規模。其後,北洋海軍繼續擴建,直到1888年成軍為止,北洋海軍是中國近代最大的一支艦隊,從開始籌建到正式成軍才歷時9年,速度是夠快的。其所以如此,主要是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開放的政策。
閩局是當時中國的主要造船工業基地,從1869年到甲午戰爭爆發的25年間造船34艘,其中11艘撥給了北洋海軍。閩局開始只能造幾百噸的小型木質炮船,後來則能造2000噸級的鋼甲快船,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中國之有近代化的新式艦船是從閩局開始的,所以有人稱之為“中國海軍萌芽之始”。在北洋海軍成軍以前,以閩局為代表的中國造船工業水平,並不比日本低,甚至還超過了日本。為了早日建成一支具有相當實力的海軍艦隊,清政府採取了造船與買船並行的方針。從德、英兩國訂造的7艘戰艦,來華後構成了北洋艦隊的主力。成軍後的北洋海軍,其實力居於遠東第一,使各國皆刮目相待。
為了加速海軍人才的培養,清政府又創設新式海軍學堂。其中,成績最為突出的是閩局所附設的船政學堂和天津水師學堂,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最早的優秀的海軍人才。到甲午戰爭前夕,這兩所學堂、特別是船政學堂的畢業生多數成為北洋海軍的骨幹和中堅。北洋海軍重用學堂出身的學生,但也不歧視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自學成才者,各艦管帶、大副、二副多有由船生擔任的。在培養、獎掖人才的同時,清政府還選派海軍人員出國考察和派遣留學生。例如,丁汝昌、鄧世昌等人多次利用接船之機,考察西方海軍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大有進益。閩局曾派出三批留學生78人,劉步蟾、林泰曾、林永升、薩鎮冰、嚴復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時,清政府還先後派出4批官學生120人,學成回國後多半轉入海軍擔任要職。同時,清政府又從國外聘請技術人才。洋員主要擔任教習、駕駛、機務、炮務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其中多數人克盡厥職,是有勞績的。後來在甲午海戰中,有些洋員還親冒炮火,奮力作戰,或身負重傷,或以身殉職,與中國將士的鮮血灑在一起。這種自已培養人才為主與借才異國為輔的方針,應該說是行之有效的。
在一個時期內,清政府發展海軍的決心似乎是很大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左中棠即指出:“泰西各國火輪兵船直達天津,藩籬競成虛設,星馳飆舉,無足當之。”因此提出:“此時東南要務,以造輪船為先著。”清政府採納了左宗棠的建議,批准創建福州船政局。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事件發生後,清政府開始覺察到日本“為中國永久大患”,便著手籌建三洋海軍,並決定向德國伏爾鏗廠訂造兩艘鐵甲艦。在中法戰爭中,福建海軍全軍覆沒。戰後,清廷在諭旨中宣稱:“當此事定之時,懲前毖後,自以大治水師為主。”以上事實說明,是外國的侵略刺激和促成了清政府發展海軍的決心。當時,反對派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他們不僅反對購買西方先進軍艦裝備海軍,而且反對“師夷長技”。如稱:“鐵甲船有害無利”,“不可購買洋船,並不可仿照製造”,“豈有必效敵人長技始能備禦敵人之理”,等等。清政府破除各種阻力,使北洋海軍得以成軍,確實表現了一定的決心。然而,這種決心並沒有真正堅持下去。北洋海軍成軍後,它的發展便進入了停滯的階段,從此不再添置一艘軍艦,更新一門火炮。本來,成軍之初,北洋海軍的實力是超過日本海軍的。特別是定遠、鎮遠兩艘7000噸級的鐵甲艦,為日本海軍所未有,因此畏之“甚於虎豹”。可是,為了發動一場大規模侵略中國的戰爭,日本明治政府銳意擴建海軍,天皇睦仁甚至節省宮中費用,撥內帑以為造艦經費。日本海軍以打敗定遠、鎮遠為目標,專門設計製造了橋立、松島、嚴島三艘4000噸級的戰艦,號稱“三景艦”。這樣,在甲午戰前的6年間,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艦兩艘,其裝備質量遠遠超過了北洋艦隊。當時,也有少數官員以日本“增修武備,必為我患”,力陳加強海軍力量,但未被採納。如果說清朝統治集團在前一個時期還有點危機感的話,那末,在稍有所成之後,便開始忘乎所以,躊躇滿志起來。一度表現出的一點活力被沉重而巨大的惰力給壓下去了。直到甲午戰爭爆發的前兩個月,李鴻章看到日本“歲添巨艦”的現實,這才發出“竊慮後難為繼”的慨嘆,無奈為時晚矣。ǚ@ìá&
在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作戰三次,廣大將士英勇搏敵,浴血奮戰,然空懷殺敵保國壯志,終難挽回失敗的命運。這支龐大的艦隊還是全軍覆沒了。

10月7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