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怎么寫好看

背水一戰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韓信漢軍與趙軍作戰,背靠河水排開陣勢,置之死地而後生,決戰取勝之戰例。後以此典比喻後無退路,只有拚死進戰以求生存。漢王邦派韓信和耳率漢兵數萬攻打趙國(今河北地區)。趙王歇和主將餘,聚集二十萬大軍於井陘(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陘縣東的井陘山上,稱井陘關,又叫土門關),抵擋漢軍。韓信就派遣一萬人先出發,出井陘口,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望見這種陣勢就大笑起來。天亮以後,韓信擺開大將旗號和儀仗鼓吹,大吹大擂地開出井陘口,趙軍打開營壘,攻擊漢軍,激戰很長時間。這時,韓信和張耳假敗而丟棄旗鼓,逃回河邊陣地。河邊陣地部隊敞開營門放他們進去,又進行激戰。趙軍果然傾巢出動爭奪漢軍旗鼓,追趕韓信和張耳。韓信和張耳已進入河邊陣地,漢軍都拚死作戰。韓信派出的兩千輕裝騎兵乘機占領趙營,拔趙旗而插上漢紅旗,趙軍已經不能取勝,不能捉住韓信等人,想退回趙營,看到趙營上面都是漢軍紅旗,大為驚慌,以為漢軍把趙王的將領都俘降了,士兵就混亂起來,紛紛逃跑,趙軍將領雖然斬殺逃兵,但無法禁止。漢軍前後夾攻,大敗趙軍,俘獲大批人馬。將領們獻完首級和俘虜,都向韓信祝賀,因而問韓信道:“兵法上說:‘行軍布陣右邊和背後靠山,前面和左邊靠水。’這次將軍反而叫我們背水列陣,還說:‘打敗趙軍會餐,’我們都不服。然而竟然勝利了,這是什麼戰術呢?”韓信說:“這是兵法上有的,只不過諸位沒有留心罷了。兵法上不是說:‘困在死地而後戰得生,處在絕境而後死戰得存’嗎?況且,我率領的並不是平素受過我訓練而聽我指揮的將士,這就是所說的‘驅趕著街市平民去打仗’,這種形勢非把士兵置於死地,讓他們人人自動作戰;如果把他們安置在有活路之地方,都會逃跑,怎么還能用他們來作戰呢!”將領們都心服地說:“好。將軍之謀略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

【出典】:

《史記》卷92《淮陰列傳》2616、2617頁:“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通“陣”)。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太陽剛露地面),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詳(通“佯”,假裝)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諸將效(呈獻)首虜(首級和俘虜),畢(都)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背向)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通“陣”),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例句】:

理由《高山與平》:“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於死地;也可能使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他只有背水一戰了。” 凌力《星星草》:“捻匪把他們的輜重、土壘、木柵都燒了,還想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呢。”


見“背水之陣”。西門丁《霜葉恨》:“已把莊內青壯之武士全部集中在前莊,以便背水一戰,希望能挫挫對方的銳氣!”

詞語分解

  • 背的解釋 背 è 人體後面從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物體的後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後。背景。 用背部對著,與“向”相對:背光。人心向背。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長的性質)。背道而馳。 避開
  • 戰的解釋 戰 (戰) à 打仗:戰爭。戰機。戰績。戰略。戰術。戰國(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泛指爭鬥,比高下:論戰。爭戰。 發抖:戰抖。寒戰。膽戰心驚。 姓。 和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共觸

源見“共工觸柱”。指改天換地的巨大力量。唐 黃滔《觸結為河嶽賦》:“共觸愚移,傾缺其天樞地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背水一戰歷史

相關歷史

背水一戰_背水一戰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