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須

挽須怎么寫好看

挽須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唐.杜甫《北征》:“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

挽須,拉扯鬍鬚,寫孩童天真之舉。因用為天倫之樂之典。

宋.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定拆號日喜而有作》:“挽須預想諸兒喜,倒指猶為五日留(《漢書》卷七十《湯傳》:“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

詞語分解

  • 挽須的解釋 見“ 挽鬚 ”。亦作“ 挽須 ”。捋鬍鬚。 唐 杜甫 《北征》詩:“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鬚,誰能即嗔喝?” 清 黃遵憲 《小女》詩:“小女挽鬚爭問事,阿娘不語又牽衣。”
  • 挽的字典解釋 挽 ǎ 拉,牽引:挽弓。挽留。 設法使局勢好轉或恢復原狀:挽救。力挽狂瀾。 追悼死人:輓詞。輓聯。挽幛。 古同“晚”,後來的。 同“綰”。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須的字典解釋 須 (須③④鬚) ū 必得,應當:無須。莫須有。必須。務須。須要。 等待,停留:須留(遲留,留待)。 男人面上生的毛,鬍子:鬚眉(男子的代稱)。鬚生(傳統戲劇角色名,即“老生”)。 〔須臾〕片刻,一會

歷史典故推薦:撫膺長嘆

撫膺:撫摩或捶拍胸口。形容十分悲憤的樣子。語本唐.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挽須歷史

相關歷史

挽須_挽須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