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如雞肋

味如雞肋怎么寫好看

味如雞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捨棄的東西。“味如雞肋”形容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有時也比喻乾某件事沒有多大意義,準備放棄。楊修(175-219年),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出身名門。楊修才思敏捷,博學能文,極善於揣摸人的內心。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備交戰,爭奪漢中,兵敗被殺。曹操親自出馬,劉備據險固,形勢對曹操不利。曹操想回兵又不心,心中很是矛盾。適逢下面來討口令,曹操隨口說出“雞肋”,大家都不明所以。主簿楊修聽到口令後便自行收拾行裝。人們很奇怪,問他何以得知要撤軍。楊修解釋說:“雞肋這東西,扔了吧有點兒可惜,吃吧又沒多少東西,正和現在的漢中一樣,所以明白王(曹操)要回師了。”

【出典】: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卷1第52頁:“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例句】:

宋·楊萬里《曉過皂口嶺》:“半世功名一雞肋,平生道路九羊腸。”


主謂 味道像雞肋一樣,丟掉又可惜。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得益不大。語本《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此漢中,知王欲還也。’”△多用於描寫興趣不大得益不多的事情。

詞語分解

  • 味的解釋 味 è 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量詞,指中草藥的一種:五味藥。
  • 雞肋的解釋 亦作“鷄肋”。.雞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捨棄之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備 因險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 楊脩

歷史典故推薦:城門魚殃

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明 李東陽《尹公墓志銘》:“城門魚殃,昆崗玉碎。” 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明·李東陽《尹公墓志銘》:“~,昆崗玉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味如雞肋歷史

相關歷史

味如雞肋_味如雞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