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遺珠

滄海遺珠怎么寫好看

滄海遺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被埋沒了的人才。亦稱“滄海珠”、“遺珠”。出自唐狄仁傑之事跡。狄仁傑參見“斗南一人”條。狄仁傑在任汴州參軍時,曾被吏人誣訴。黜涉使閻立本召訊他後,搞清了事情的真相,並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材,便對他說:“孔子曾經講過,觀過可以知仁,你可算得是‘滄海遺珠’啊!”

【出典】:

《新唐書》卷115《狄仁傑傳》4207頁:“(狄仁傑)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例句】: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爾遣興》:“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崑山玉。” 唐·李商隱《送臻市》:“昔去靈山非拂席,今來滄海欲求珠。” 金·元好問《寄答飛卿》:“一首新詩一紙書,喜於滄海得遺珠。” 元·施惠《幽閨記·士女隨遷》:“但有過抱藝懷才,那曾見滄海遺珠。” 明·荑秋散人《玉嬌梨》:“既郎君不服,何不把詩寫出,待妾送與小姐再看,倘遺珠重收,也不見得。” 清·程先貞《仿杜陵為六絕句·王太常》:“既托周親如肺腑,難以滄海報遺珠。” 清·佚名《麟兒報》:“宗師又問道:‘你既有此美才,為何府縣遺失,竟不見你卷子。府縣可謂無目遺珠了。’”


主謂 大海中被採收者遺漏的珍珠。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品。語出《新唐書·狄仁傑傳》:“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薦授并州法曹參軍。”明·李贄《焚書·龍燬先生文錄抄序》:“夫先生之書,一字不可輕擲,不刻其全則有滄海遺珠之恨。”△多用於表示人才或珍品不被重視的遺憾。

詞語分解

  • 滄海的解釋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詳細解釋.大海。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觀德》:“故受命而海內順之,猶眾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滄海也。”
  • 遺珠的解釋 .謂遺失珍珠。語出《莊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元 袁桷 《康樂圖》詩:“悲懽蟻旋水東注,遺珠 罔象 迷其津。”.指遺失的珍珠。 唐 張籍

歷史典故推薦:翩翩少年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滄海遺珠歷史

相關歷史

滄海遺珠_滄海遺珠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