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縟禮

繁文縟禮怎么寫好看

繁文縟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謂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亦比喻其他繁瑣多餘的事項。唐 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於南郊,謁清宮,朝太廟,繁文縟禮,予心懵然。”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非常注意浮面上的繁文縟禮,以為這是士大夫門第的必不可少的家教。”亦作“繁文末節”、“繁文縟節”。《朱子語類》卷四一:“為國以禮之禮,卻不只是繁文末節。”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以深慮遠計為狂愚,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老舍《四世同堂》六十:“文化是文化,文化里含有許多不必要的繁文縟節,不必由他去維持,也不必由他破壞。”


見“繁文縟節”。《前漢演義》:“皇家大婚,自有一種繁文縟禮,不勞細述。”

詞語分解

  • 繁文的解釋 ∶煩瑣的禮儀繁文縟節 ∶繁複的文辭刪除繁文詳細解釋.富有文采。《禮記·樂記》:“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 孔穎達 疏:“言君若道德嘽和疏易,則樂音多文采而節奏簡畧,則下民所以安樂也
  • 縟禮的解釋 繁複的禮儀。 唐 李德裕 《贈陳夷行司徒制》:“以茲縟禮,用慰幽魂。”《宋史·忠義傳一·李若水》:“﹝ 高俅 ﹞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職,示與眾異,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

歷史典故推薦:頭昏目眩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滿屋裡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繁文縟禮歷史

相關歷史

繁文縟禮_繁文縟禮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