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高州

高州

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涼郡高涼縣(今廣東陽江市西)。轄境相當今廣東鑒江及漠陽江流域地區。隋大業二年 (606) 改為高涼郡。唐武德四年 (621) 復置,貞觀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縣(今廣東高州市東北)。天寶元年 (742) 改為高涼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高州。大曆十一年 (776) 徙治電白縣 (今廣東高州市東北長坡鎮舊城村)。轄境縮小,僅為今高州市、電白縣部分地。北宋景德元年(1004) 廢,三年 (1006) 復置。元至元十七年(1280) 改為高州路。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巴山縣 (今江西樂安縣東北公溪鎮)。領巴山、臨川、安成、豫寧四郡地。轄境當今江西南城、崇仁、安福一帶。陳天嘉四年 (563)廢。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望江縣 (今安徽望江縣)。尋改為智州

④唐久視初置羈縻州,屬瀘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筠連縣東南鎮舟鎮 (正州場)。北宋屬瀘州。熙寧以後廢入長寧軍。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復置,移治懷遠砦 (今四川高縣北)。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為高縣。正德十三年 (1518) 復置,移治中壩 (今高縣)。清順治初改為高縣。

⑤唐渤海國置,屬鄚頡府。治所在今黑龍江省賓縣。轄境約當今黑龍江省賓縣一帶。遼廢。

⑥北宋開寶六年 (973) 改珍州羈縻州置,屬辰州。治所在今湖北宣恩縣南高羅鎮。後改為西高州。

⑦遼開泰 (1012—1020) 中以高麗俘戶置,屬中京大定府。治所在三韓縣 (今內蒙古赤峰市東北哈拉木頭村西土城子古城)。轄境相當今內蒙古赤峰市東北地。金皇統三年 (1143) 廢。承安三年(1198) 復置,屬北京路。泰和四年 (1204) 又廢。元復置,屬大寧路。治所仍在今赤峰市東北。明初廢。

⑧元至元十七年 (1280) 置,屬敘州路。治所在今四川高縣北。轄境相當今四川高縣地。明洪武五年(1372) 降為高縣,正德十三年 (1518) 升為高州,屬敘州府。清順治初降為高縣。


(1)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置,治巴山縣(今江西崇仁縣西南)。陳天嘉四年(563年)廢。(2)南朝梁置,治高涼縣(今廣東陽江市西)。轄境相當今廣東省鑒江及漠陽江流域地區。隋初改為高涼郡。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貞觀時移治良德縣(今廣東高州市東北),大曆中又移電白(今高州市東北),轄境縮小,相當今茂名、高州、電白等縣地。元升為路。(3)唐開元以後置,治今四川省高縣南,為羈縻州。屬瀘州都督府。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廢。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復置,治今四川省高縣北。屬敘州路。明洪武初移治今高縣,洪武五年(1372年)降為縣,屬敘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年)復升為州,清順治初又改縣。(4)渤海國置,治今黑龍江省賓縣境,屬鄚頡府。遼廢。(5)遼開泰中置,治三韓縣(今內蒙古赤峰市東北)。轄境約今赤峰市東部。金皇統三年(1143年)省,承安三年(1198年)復置,泰和四年(1204年)又廢。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改置興勝府,十一年仍改為高州。明初廢。

高州字典分解

高的解釋 高 gāo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也學習下:高昇泰【歷史人物】

宋時大理國王。曾有功於段氏。哲宗紹聖中為國人推戴為王。臨終囑子高泰明以國讓段氏。泰明求段氏餘子段正淳立之,改國號為後理國,高氏世相之,專政令,國人稱為高國王。

高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