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龍江

龍江

①即今福建福清市東南龍江。《方輿紀要》卷96福清縣:龍江在“縣東南十里。其上流為縣城南之龍首河,匯諸溪而東南廣五里,初名螺文江,宋邑人林栗改今名,下流合海口江。……又東十餘里入海”。

②又名蜀水。亦即《水經注》之濁水。下游名瑞河。即今江西西部錦江。為贛江支流。源出宜春縣西北境慈化附近,東流到新建縣南入贛江。《方輿紀要》卷87袁州府萬載縣:龍江在“縣北五里。源出縣西百二十里金鐘湖,東經大關嶺,過龍山龍河,又東入瑞州府境而為蜀江”。

③即今廣東順德市西北順德水道。《方輿紀要》卷101廣州府順德縣:龍江在“縣西北四十里,即西江水也,流入縣界,經龍穴山陽,謂之龍江,又東入南海縣境,會於北江”。

④又名循江、龍川江、東江。即今廣東粵江支流東江。晉左思《吳都賦》“目龍川而帶坰”,指此。《寰宇記》卷159循州龍川縣:“龍川江舊名浰溪, 自虔州安遠縣流至縣界。”《明一統志》卷80惠州府:東江“出贛州安遠縣,南流過龍川、河源至府東西流,過博羅入廣州界,即為龍川”。又《清一統志·惠州府》:龍江“自江西贛州府定南廳南流入龍川縣境,合江西水,又西南受雷江水,又西南入河源縣界。會新豐江,經縣東而南,又南經永安縣西百里,歷永安、博羅二縣界,左受神江、義容江、秋鄉江,右受瀧頭、公莊諸水,西南經歸善縣,北受西江水,又西經博羅縣南,又西入廣州府東莞、增城二縣界”。抵虎門入海。

⑤即今廣東四會市北龍江。《寰宇記》卷157四會縣:龍江水“在縣東北。源出萬金鄉”。《方輿紀要》卷101肇慶府四會縣:龍江在“縣北百里。源出石港潭,灘石隘險,至金溪始漫流,可通小舟。經縣東北二里出金岡山下,會於綏江”。

⑥亦名龍溪水。即今廣西柳江西支流龍江。《元和志》卷37龍城縣:“龍溪水,經縣南,入潭水。”《輿地紀勝》卷112柳州:龍江“同上源出宜州,會於柳”。《方輿紀要》卷109柳城縣:龍江“在縣西。自慶遠府宜山縣東流入境,又東南流與融水合而為柳江”。

⑦今廣西龍州縣水口河及左江。《明史·地理志》 龍州:“南有龍江, 自交阯廣源州流入,即麗江也。”

⑧在今廣西來賓縣西南。《輿地紀勝》卷115賓州:龍江水“與都歷小江合流。在遷江縣北二里”。《方輿紀要》卷109遷江縣:龍江在“縣南三里。源出鷓鴣山之白龍洞,下流入大江”。

⑨在今廣西宜山縣北,為柳江支流。《寰宇記》卷168宜州龍水縣:“龍江在州北一百步,源從撫水等州合流至城北,東流二十三里至柳、象、潯、潭、龔、梧等州,歸於南海。”《輿地紀勝》卷122宜州:龍江“其江源自諸溪洞眾流出,至州三十餘里,謂之江口,近懷遠寨合為龍江。古老相傳:江道如龍,謂之龍江”。


(1)水名。柳江支流。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和貴州省東南部。源於貴州省三都縣三洞鄉,向南流經荔波縣後入廣西境,東流至柳城縣鳳山鎮西注入柳江。上源貴州段稱樟江。在廣西境內上游稱打狗河,中游稱金城江,於宜州、柳城縣兩市境始稱龍江。因傳說八龍見於江中,故名。長367千米,流域面積 16449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大環江、中洲河、小東江、天河等。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有六甲、拉浪、洛東等電站。流域內礦藏資源豐富。乾支流均可通小木船。(2)村名。在海南省三亞市東部。屬海棠灣鎮。人口 1200。原有一河與海相通,名龍江,過去商貿較活躍,逐漸形成聚落,遂以河名。產稻、甘薯、橡膠、甘蔗、檳榔、胡椒、椰子、杧果、鳳梨、香蕉等。有公路通223國道。(3)即“西溪(1)(1)”。

龍江字典分解

龍的解釋 龍 (龍) lóng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

江的解釋 江 jiāng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乾(g乶 )(江邊)。江心補漏(喻錯過時機,補救已遲)。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南

多看看:龍山客【歷史典故】

源見“龍山會”。指重九登高雅集歡宴之人。宋 韓元吉《醉落魄.戊戌重陽龍山會別》詞:“菊花又折,今年真是龍山客。”

龍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