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渭橋

渭橋

漢、唐時長安渭水上建橋樑,有三: (1) 中渭橋。本秦所造橫橋,為通渭水南北離宮而造。西漢初稱渭橋或石柱橋,又名橫門橋。武帝後增建東、西二橋,始有中渭橋之稱。《三輔黃圖》 卷6: “渭橋,秦始皇造。渭橋重不能勝,乃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祭之,乃可動,今石人在。” 即此。原址在秦鹹陽城南,漢長安城北稍西,約在今陝西鹹陽市東北二十里。東漢末毀於董卓之亂。魏文帝時重建。劉裕北伐入關中又毀。北魏重建。唐貞觀十年 (636)東移約十里,在今陝西西安市正北。唐末廢。(2)東渭橋。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北古霸水入渭處。西漢景帝五年 (前152) 建。北通陽陵路。唐鹹亨三年 (672)於此置渭橋倉。關東漕糧先聚於此,然後轉運長安。唐後廢。(3)西渭橋。在今陝西鹹陽市南。西漢武帝建元三年 (前138) 建。以東南與漢長安城西便門相對,故名便橋、便門橋。唐亦名鹹陽橋。《資治通鑑》: 唐至德二掉 (757),郭子儀收復西京,“與王思禮合於西渭”,即此。唐末廢。北宋乾德四年 (966)重修,後又毀。淳化三年 (992) 徙置孫家灘。景德二年 (1005) 復徙回舊址。時為漲水所壞。明喜靖中改為浮橋。


(1)古橋名。漢、唐時首都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樑,有三:(1)中渭橋。秦始皇建。本名橫橋,為通渭水南北離宮而建。漢名渭橋。《漢書·文帝紀》:呂后之亂,大臣迎立代王,“代王乃進至渭橋”,即此;又因與長安城北面西頭門橫門相對,而橋之北首,壘石水中,故又名橫門橋、石柱橋。後增建東、西兩橋,始有中渭橋之稱。原址在秦鹹陽城南、漢長安城北,約在今陝西省鹹陽市東北。東漢末毀於董卓之亂。魏文帝時重建。後復毀。十六國前秦苻生又重建。劉裕北伐入關中毀之。北魏重建。唐貞觀十年(636年)東南移,在今西安市北。《資治通鑑》: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黨據長安,“崔光遠行軍司馬王伯倫、判官李椿將二千人攻中渭橋,殺賊守橋者千人,乘勝至苑門”,即此。唐末廢。(2)東渭橋。西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古霸水入渭處。唐移建於今高陵縣南耿鎮白家嘴村西南。鹹亨三年(672年)於此置渭橋倉,關東所運漕糧先聚於此,然後轉運長安。開元九年(721年)及元和十三年(818年)至長慶四年(824年)之間曾經修建。《資治通鑑》:永泰元年(765年),回紇、吐蕃逼京城,“李忠臣屯東渭橋”,即此。唐以後廢。(3)西渭橋。西漢建元三年(前138年)建。以東與漢長安城西面南頭第一門便門相對,故名便橋、便門橋。今鹹陽市西南兩寺渡古橋。有說漢魏橋即今鹹陽市南側約9千米沙河枯河床內1號橋,隋唐橋是2號橋,恐非。唐移建於今鹹陽市東渭河上,亦名鹹陽橋,稱由便橋西行之路為鹹陽路。《資治通鑑》:至德二載(757年),郭子儀收西京,“與王思禮合於西渭橋”,即此。唐末廢。北宋乾德四年(966年)重修,後為暴水所毀。淳化三年(992年)徙置孫家灘。景德二年(1005年)復徙舊址。時為漲水所壞。明嘉靖中改為浮橋。(2)集鎮名。在安徽省休寧縣西部。渭橋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1030。因村西雙孔石橋——渭橋得名。產稻、小麥、茶葉等,為休寧縣糧食重點產區之一。有糧油加工、綜合加工等廠。蘭溪、漁渭公路在此交會。

渭橋字典分解

渭橋的解釋 (1).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 中渭橋 。 秦 時始置,本名 橫橋 。 秦 都 鹹陽 , 渭 南有 興樂宮 , 渭

渭的解釋 渭 wèi 〔渭河〕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陝西省,會涇水入黃河。 筆畫數:12;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251212511

橋的解釋 橋 (橋)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橋樑。橋墩。橋涵。橋頭堡。吊橋。棧橋。引橋。立交橋。 形狀如橋樑的:心臟搭橋手術。 古同“喬”,高。 古同

也學習下:渭城歌【歷史典故】

代稱送別曲。朝鮮李齊賢《巫山一段雲·青郊送客》詞: “臨分立馬更婆娑,一曲渭城歌。”參見:○三疊陽關

渭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