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字典解釋

即囂。或作敖。在今河南州市。《史記·本紀》: “帝仲丁遷於隞。” 又 《水經·濟水注》 引皇甫謐 《帝王世紀》: “仲丁自徙囂於河上者也。或曰敖。” 近年在鄭州市內發現面積達300萬平方米的商代古城遺址。此城屬二里岡期。城內有大型商代宮殿建築基礎群、墓葬、窖藏青銅器等具有王室規格的文化遺存。或說仲丁所遷之隞,在今鄭州市西北四十里的小雙橋。


古邑名。又作敖或囂。在今河南省滎陽東北敖山上。殷王中丁、外壬建都於此。《史記·殷本紀》:“帝中丁遷於隞。”《水經注·濟水》:“濟水又東徑敖山北,《詩》所謂搏獸於敖者也。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遷也。皇甫謐《帝王世紀》曰仲丁自亳徙囂於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漢及三國均在此設倉,稱為敖倉

詞語分解

  • 隞的字典解釋 隞 á 古地名。中國商代仲丁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敖山南面。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伏虞縣

隋開皇十八改宣漢縣置,屬蓬州。治所在今四川儀隴縣東。《寰宇記》卷伏虞縣:“以界內伏虞山為名。”大業初屬清化郡。唐武德初屬蓬州。開元末向西南移至消水河側在今儀隴縣東八十里。天寶初屬鹹安郡,乾元初屬蓬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隞歷史

相關歷史

隞_隞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