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座舍利寶塔

歷史字典解釋

俗名五塔。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五塔寺街。建於清雍正間,為慈燈寺 (俗名五塔寺) 內的一幢建築,寺宇早已圯廢。塔建於乾隆年間。蒙古語音譯為 “塔本·騷布日格”。塔座為拱門方形高台,上有五座小塔,當中小塔七層,四角四座小塔各為五層,皆為磚石結構。塔門上方有蒙古、漢、藏三種文字的 “金剛座舍利寶塔” 匾額。金剛座後照壁南面嵌雕有三幅圖: 西為六道輪迴圖,中為須彌山分布圖,東為天文圖 (是國內現存惟一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1988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稱五塔。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舊城區原慈燈寺(俗稱五塔寺)後。寺毀塔存。塔建於清乾隆年間。磚石結構,通高16.5米,由金剛寶座和五個方形舍利寶塔組成。金剛寶座系正方形台基,南有券門,其下部為須彌座,上分七層。五塔聳立在金剛寶座上,中間一座為七層,余為五層。塔表雕刻佛像、圖案,並刻有梵、藏、蒙古三種文字的《金剛經》。造型優美,雕刻精巧。塔後照壁嵌有雕刻的六道輪迴圖、須彌山分布圖和國內惟一的蒙古文天文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座舍利寶塔

詞語分解

  • 金剛的解釋 ∶鑽石的略稱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剛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方〉∶某些昆蟲如蒼蠅的蛹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手執金剛杵古印度兵器詳細解釋.即金剛石。因
  • 寶塔的解釋 佛教徒所建用以藏佛舍利的塔。因裝飾有佛教七寶,故稱寶塔。現泛指一種類似多層塔樓的遠東建築,常具有華麗的裝飾,典型地在分層處挑出翹曲的屋檐,屋角有向上的翹角詳細解釋佛塔。原為美稱,後泛稱塔。《法華經·

歷史地名推薦:儋州市

在海南省海南島西北部,北及西北瀕北部灣。省直轄行政單位。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有漢、黎、苗等民族。轄鎮。市人民政府駐那大鎮。古代,居民佩帶長垂至肩耳環為飾,古稱儋,耳環稱珥,合稱儋耳,始為部落名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金剛座舍利寶塔歷史

相關歷史

金剛座舍利寶塔_金剛座舍利寶塔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