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皮氏

皮氏

戰國魏邑,在今山西河津市西二里。《史記·秦本紀》: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陰、皮氏”。《正義》引《括地誌》:“皮氏在絳州龍門縣西一里八十步,即古皮氏城也。”秦置皮氏縣。


古邑名。戰國魏邑。即今山西省河津市。後屬秦。《史記·秦本紀》:惠文王九年(前329年),秦攻魏,“渡河,取汾陰、皮氏”。即此。後為縣。

皮氏字典分解

皮的解釋 皮 pí 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皮毛。 獸皮或皮毛的製成品:裘皮。 包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封皮。書皮。 表面:地皮。 薄片狀的東西:豆腐皮。 韌性大,不鬆脆:花生

氏的解釋 氏 shì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總的,氏是分支,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古代稱呼帝王貴族等,後稱呼名人、專家:神農氏。太史氏。攝氏表。 氏 zhī

不妨一看:皮衣去面【歷史知識】

科舉考試考場規則之一。行於清初。科舉考試歷來嚴禁夾帶之風。清初,某些人為獲得功名,便於會試前將文字抄成小本,縫在皮衣里,以圖混進考場。於是清政府下令:考生進場,所穿皮衣一律去面,氈衣一律去里,作為防止舞弊的措施。因會試在三月,時猶嚴寒,士子著皮衣入場者悉去其面,一色皆白。乾隆十年(1745),高宗以“春月會試,風簷之下,非衣裘不足以禦寒”,而原規定“既不免改造之費,亦非所以飾觀瞻”,遂下令停止皮

皮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