艑山

歷史字典解釋

亦作編山、扁山。在今湖南陽市南。《水經·湘水注》: 湘山 (君山) “東北對編山,山多箎竹”。《輿地廣記》 卷28岳州: “君山東北對艑山。”宋范致明 《岳陽風土記》: “湘人以吳船為艑,山形類之,故以名山。”

詞語分解

  • 艑的字典解釋 艑 à 大船:“大艑小艒。” 筆畫數:; 部首:舟; 筆順編號: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虐郎汛

清置,屬建昌鎮。即今四川西昌市南。《清一統志·四川統部》: 建昌鎮設經制外委駐防於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艑山歷史

相關歷史

艑山_艑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