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納言

納言

官名。①亦作“內言”。相傳舜時有此官,職掌承上啟下,傳宣上命,受納奏言。《尚書·舜典》:“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孔安國傳:“納言,喉舌之官也。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信也。”戰國亦置,見《季木藏陶》第80號。後世因作為侍中的別稱。隋朝因避文帝諱,改侍中為納言,置二員,為門下省長官,正三品。煬帝大業十二年(616)改名侍內。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復改納言,三年改名侍中。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復置納言,為門下省長官,正三品,中宗神龍(705—707)中復改侍中。參見“侍中”。②新莽由羲和(大司農)改名。東漢復名大司農。③東漢以來對尚書官員的別稱。④北周武帝時由御伯改名,設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掌出納帝命,為樞要近侍之臣。隸天官府。


官名。1、掌出納帝命。《尚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2、王莽改大司農曰納言,改太常曰秩宗。納言秩宗皆文職,但王莽也使其將兵征伐,“令七公六卿號皆兼稱將軍”,故又稱納言將軍、秩宗將軍(見《漢書·王莽傳》)。《後漢書·隗囂傳》:“納言嚴尤,秩宗陳茂,舉眾外降。”《後漢書·光武帝紀》:“伯升又破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於淯陽。”參看“大司農”。堯時設納言,猶後代的尚書,為國君的喉舌,掌傳達國君的命令和上呈有關文書(見《尚書·堯典》。“龍作納言,出入帝命。”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3、掌侍從。北周初有御伯中大夫二人,掌出入侍從,屬天官府;保定四年改御伯為納言,掌侍中之職,宣帝末,又另置侍中為加官。隋又改侍中為納言;煬帝大業十二年又改納言為侍內。唐初為納言,武德四年又改稱侍中。見《通典·職官三·侍中》。

納言字典分解

納言的解釋 (1).古官名。主出納王命。《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孔 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按, 秦 漢

納的解釋 納 (納) n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採納。笑納。納諫。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言的解釋 言 yán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zh恘g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賅。 漢語

不妨一看:納忽昆【歷史知識】

即納忽山崖。在今蒙古國塔米爾河流入鄂爾渾河地帶以東。金泰和四年(1204)蒙古軍大敗乃蠻,捕殺太陽汗於此。

納言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