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令

太宰令怎么寫好看

太宰令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漢太常(奉常),有丞。東漢因之,秩六百石。職掌宮廷宰工之事,下轄屠者、宰等。祭祀時供應食具及鼎俎等器用。北朝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五品下,二十三年職員令未載。北齊太常寺,主太宰,掌諸神祀烹宰行禮事。


官名,俸六百石,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凡國祭祀,掌饌具。有丞一人,員吏四十二人,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七十三人,士十五人。見《後漢書·百官志》。北魏置,從五品下。北齊置,主太宰署,掌諸神祀烹宰行禮事。參看“太宰”條。

詞語分解

  • 太宰的解釋 .相傳 殷 置太宰。 周 稱冢宰,為天官之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春秋 列國亦多置太宰之官,職權不盡相同。 秦 、 漢 、 魏 皆不置。 晉 以避 司馬師 諱,置太宰以代太師。 北周 文帝
  • 令的字典解釋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ǐ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ì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縣令。令尹。尚書令

歷史官職推薦:遂士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一說為周朝置。掌王城四郊及六遂民眾的獄訟。《周禮·秋官》: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數而糾其戒令,聽其獄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宰令歷史

相關歷史

太宰令_太宰令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