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鄉學

鄉學

官學名。西周時設定,其時實行鄉遂制度,鄉中所居是統治階級本部族的平民,稱為國人,享有議政、舉賢服兵役等權利,所以各鄉均置鄉校,為國人受教育和議政的場所,由鄉的長官鄉正、鄉良人等掌管。參見“鄉校”。

鄉學字典分解

鄉學的解釋 (1).古代地方學校,與“國學”相別。 周 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漢書·食貨志上》:“八歲入國小,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

鄉的解釋 鄉 (鄉) xiāng 泛指小市鎮:鄉村。窮鄉僻壤。 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鄉井。鄉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鄉的人)。鄉黨(鄉里)。鄉試。 中

學的解釋 學 (學) xué 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學生。學徒。學習。學業。學友。學者。學閥。學制。學歷。學步邯鄲(譏諷人只知模仿,不善於學而無成就,亦作“邯鄲

順便了解:鄉老【歷史官職】

①《周禮》官名。二鄉設一人,監督鄉大夫行政,為顧問,無常職。又作三公之別稱。《周禮·地官·序官》: “鄉老,二鄉則公一人。”鄭玄註: “老,尊稱也。王置六鄉,則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內與王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六鄉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鄉焉。”②後世對漢朝“三老”之稱呼。漢制,每鄉置三老一人,掌教化。故後世以鄉老稱之,亦稱“鄉耆”。《金史·良弼傳》: “可依漢制置鄉老。”③清朝州縣地方鄉里之職

鄉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