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制

內制怎么寫好看

內制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 亦稱內命,皇帝直接發自禁中的詔令。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738)置翰林學士學士院,專掌草擬重要詔書之事,不經中書門下兩省,亦不加蓋皇帝璽印。憲宗元和 (806—820) 初,方置“書詔印”,由翰林學士院掌之。凡敕書、德音、立後、建儲、大誅討、拜免三公將相,皆曰制,百官聽於宣政殿。唐初由中書草制的制度漸被取代。宋朝沿用於宰相樞密使、使相、節度使特恩加官、群臣獎諭敕書,外蕃加恩,赦書、德音,青祠祭祝齋文,巡幸大禮敕書、敕榜,立皇子制,命妃誥辭,軍旅征伐詔令等。② 內制官別稱。唐、宋翰林學士帶知制誥者稱之。


唐宋兩朝,以翰林學士掌管的皇帝發出的特殊文告為內制。內制是與外製相對說的。以中書舍人或知制誥掌管的詔敕稱外製。

詞語分解

  • 內制的解釋 . 唐 宋 時稱由翰林學士所掌的皇帝詔令為“內制”。 唐 初,中書省設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命,無內外製之分。至 玄宗 開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學士,掌內制;中書舍人只掌外製。 唐 朱慶餘 《上翰
  • 內的字典解釋 內 è 裡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俷 )。內涵。 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 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 外 內 à 古同“納”,收入;接受。 外 筆畫數:
  • 制的字典解釋 制 (⑦製) ì 規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制。制動。制海權。 法規,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依照規定的標準做的:制錢(中國明、清兩代稱

歷史官職推薦:典儀

官名。南齊置典儀錄事,為東宮屬官,隸殿中將軍所領導客局,掌朝會司儀。梁、陳不詳所屬,掌唱警唱奏之事。北魏有“典儀監”。隋朝為謁者台屬官。唐高祖武德五年復置,員二人,隸門下省,掌殿廷贊唱之節及版位之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內制歷史

相關歷史

內制_內制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