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安撫使司

安撫使司

官署名。遼朝南面邊防官有易州飛狐招安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三年(1005)改安撫使司。清朝於雲南、四川、湖廣等地設為土官衙署,屬武職從五品衙門,以少數民族首領任安撫使,管理轄區政務及土兵之事,受地方督撫節制。雍正(1723—1735)間,湖南所屬各司悉改為流官


官署名。隋代有安撫大使之名。唐初自武德以至武則天時,常遣安撫使安撫地方,為諸道特遣使之一,有時亦稱安撫大使。中期以後,各道均設節度使、觀察使,不再派遣安撫使。宋代以諸州直接中央,以文臣出知諸州,但知州職權太小,不能應付較大的事變,於是在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復有西川與峽路安撫使的設定,處置鎮壓王均起義的善後事宜,以安撫副使、同勾當安撫事為副職。後漸成為總掌一路兵政的長官,負責軍務與治安,其官署稱為安撫使司, 簡稱安撫司, 別稱“帥司”。安撫使以駐在地的知州、知府兼任,併兼馬步軍都總管、兵馬鈐轄等職,官階在太中大夫以上或曾歷侍從官者稱安撫使,如系二品以上,則稱安撫大使,品秩低者稱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撫司公事。其在邊遠之區如陝西、河東廣南,則稱經略安撫使;又有管內安撫使、沿江安撫使、權發遣安撫使等名目,其轄區均小於一路,亦往往由知州兼任。金代亦置安撫司,掌鎮撫人民、譏察邊防軍旅、審錄重刑。金本置提刑司,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以上京東京等提刑司並為一提刑司,兼宣撫使勸農採訪事、副使、判官以兼宣撫判官為名。後復改宣撫為安撫。安撫判官銜內不帶“勸農採訪事”,令專管千戶謀克。安撫使、副內,差一員於鹹平,一員於上京分司,次年改為按察司。上京東京等路設按察司並安撫司,主官為使,秩正三品,掌鎮撫人民,譏察邊防軍旅之事,仍專管猛安謀克教習武藝及令保持本族風俗不使改易。下設副使二人,正四品;簽安撫司事、簽按察使事俱正五品;知事兼安撫司事,正八品;知法,從八品。元初部分地區沿金初設安撫司,屬於臨時機構。後於少數民族地區設安撫司,掌理軍政事務,兼用土官。每司置達魯花赤一人,安撫使一人,同知、副使、僉事各一人,經歷、主事各一人,安撫司分設於四川與湖廣,隸屬於四川省者有師壁洞(不置達魯花赤)、永順等處、散毛洞三安撫司;隸於湖廣省者有羅番遏蠻軍(不置達魯花赤)、程番武盛軍、金石番太平軍、臥龍番南寧州、小龍番靜蠻軍(不置同知、副使)、大龍番應天府、洪番永盛軍、方番河中府、蘆番靜海軍(不置知事)、新添葛蠻十安撫司。明代始正式以安撫使司為土官機構,設官有安撫使一人,從五品;同知一人,正六品;副使一人,從六品;僉事一人,正七品;吏目一人,從九品。清代沿置安撫使司,為四川、雲南兩省的土司機構,各以安撫使為主官,四川省設十六人;茂州廳屬一人,懋功廳屬一人,鹽源縣屬二人,打箭爐廳屬十二人;雲南省設二人:龍陵廳屬潞江、芾市各一人,為平滇後設。

安撫使司字典分解

安撫的解釋 [appease; pacify] 安息、撫慰發怒或焦慮的人

不妨一看:安祿【歷史人物】

【生卒】:?——1799姓多拉爾。超勇公海蘭察之子。初襲公爵,為頭等侍衛。嘉慶四年,從經略勒保鎮壓四川白蓮教起義軍,戰死。謚壯毅。

安撫使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