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樞

甲申易樞怎么寫好看

甲申易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884年 (光緒十年)清朝軍機處大換班事件。1884年(光緒十年)日講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參劾軍機大臣萎靡因循,希冀朝廷“嚴加議處”,使之振作起來, “戴罪圖功”。4月8日(三月十三日)西太后突降懿旨,將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罷革:奕訴保留世襲罔替親王、賞食親王全俸,家居養病;大學士寶鋆品休致;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開去一切差使,降二級調用;工部尚書翁同龢加恩留任,退出軍機處。改命禮親王世鐸、戶部尚書額勒和布、閻敬銘、刑部尚書之萬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毓汶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次日,西太后又以懿旨令軍機處遇有緊要事件,會同醇親王奕譞商辦,俟皇帝親政後,再降懿旨。此次軍機處大換班,史稱“甲申易樞””。軍機處全班大撤換,出乎盛昱意料之外。4月9日(三月十四日)疏請恭親王奕訢等五軍機“獲重遣未宜置身事外,請量加任用,嚴予責成,以裨時艱”。雲南道監察御史丁振鐸亦奏請“錄存親舊,再沛德音”,均被拒絕。盛昱、趙爾巽、錫鈞諫阻醇親王奕譞會商軍機緊要事務,懿旨答以“應毋庸議”。嗣後,軍機處每有公務均由孫毓汶、許庚身赴醇親王府,奕譞或面授機宜,或以書札指劃,事事稟醇親王奕譞之命而行。這種辦公程式時稱“過府”。西太后易樞目的在於排斥恭親王奕訴,裁抑清流派,以便立威擅權。易樞之後的軍機處,人才更加平庸,亦少振作景象,西太后 * 更加順暢。

詞語分解

  • 甲的解釋 甲 ǎ 天干的第一位,用於作順序第一的代稱:甲子。花甲(六十歲的人)。 居於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甲等。 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甲(名為“進士及第”);二甲(名為“進士出身”);三甲(名為“
  • 樞的解釋 樞 (樞) ū 門上的轉軸:戶樞不蠹。 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樞紐。中樞。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歷史事件推薦:藏印議訂附約

見“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甲申易樞歷史

相關歷史

甲申易樞_甲申易樞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