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宣

桓宣怎么寫好看

桓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344

譙國銍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初為丞相司馬舍人。南中郎將王含請為參軍。建武元年(317),助豫州刺史祖逖塢主樊雅,並說雅降。遷譙國內史。鹹和三年(328),祖約與蘇峻同反,遣將攻之,遂投江州刺史溫嶠,屯於武昌。後太尉陶侃表為武昌太守。遷監沔中軍事、江夏相。七年,與侃子斌乘虛攻樊城,敗後趙郭敬於湟水,侃使鎮襄陽(今湖北襄樊)。在鎮十餘年,後趙不能勝。鹹康四年(338),征西將軍庾亮謀北伐,表為都督沔北前鋒諸軍事、司州刺史,仍鎮襄陽。建元元年(343)荊州刺史庾翼改命為梁州刺史。二年,受命擊後趙將李羆於丹水(今河南荊紫關東南),軍敗,貶為建威將軍,慚憤而卒。

詞語分解

  • 桓的字典解釋 桓 á 古代立在城郭、宮殿、官署、陵墓或驛站路邊的木柱:桓表。 大:桓治(大治)。 〔桓桓〕威武的樣子,如“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宣的字典解釋 宣 ā 公開說出,散布:宣講。宣傳。宣戰。宣稱。宣言。宣敘調。心照不宣。 疏導:宣洩。 古代帝王的大室。 皇帝命令或傳達皇帝的命令:宣付。宣召(皇帝召見)。宣詔(傳旨)。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歷史知識推薦:假爵

北魏封爵制度。即王、公、侯、子等爵位,皆可假授,稱假王、假公、假侯、假子等。其地位低於同級真爵。《魏書·官氏志》孝文帝延興二年詔:“舊制,諸鎮將、刺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貢獻而得假爵者,皆不得世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桓宣歷史

相關歷史

桓宣_桓宣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