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豫州

豫州

歷史字典解釋:

①古 “九州” 之一。《尚書·禹貢》: “荊、河惟豫州。” 《周禮·職方》、《爾雅·釋地》: “河南曰豫州。” 荊即荊山 (今湖北南漳縣西)。河指黃河

西漢武帝置,為 “十三刺史部” 之一。轄境約當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豫東皖北地。東漢治所譙縣 (今安徽亳州市)。三國移治安城縣 (今河南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西晉移治陳縣 (今河南淮陽縣)。永嘉以後遷徙無常,轄境縮小而且變化無定。十六國前趙移治許昌縣 (今河南許昌市東)。前秦改豫州為東豫州,另置豫州治洛陽縣 (今河南洛陽市北漢魏故城)。北魏改為洛州,而改南朝司州為豫州,治所在懸瓠城 (今河南汝南縣)。北周改為舒州。隋初復改為豫州,大業初改為蔡州。而另置豫州治洛陽縣 (今河南洛陽市),三年 (607) 改為河南郡。唐初復置豫州,治所在汝陽縣 (今河南汝南縣)。寶應初改為州。

東晉鹹和四年 (329) 僑置,初治蕪湖 (今安徽蕪湖市東),後移治歷陽 (今安徽和縣)、壽春 (今安徽壽縣)、姑孰 (今安徽當塗縣) 等地。有淮南、廬江、歷陽等及梁、譙、潁川等僑郡,大致為江淮之間地。南齊永元二年 (500) 地入北魏,改名揚州。南朝梁普通七年 (526) 復為豫州。太清元年 (547)地入東魏,又改為揚州。太建五年 (573) 收復,仍名豫州。北周復改揚州。

④十六國後燕建興七年 (392) 置,治所在滑台 (今河南滑縣東南八里城關鎮)。《資治通鑑》:晉太元十七年 (392),燕主慕容垂 “以章武王宙為兗、豫二州刺史,鎮滑台”。北魏天興二年 (399)廢。

⑤十六國夏置,治李閏 (今陝西大荔縣東北)。《晉書·地理志》: 夏國 “豫州牧鎮李閏”。即此。

⑥北魏泰常八年 (423) 改州置,治所在虎牢 (今河南滎陽西北三十六里)。太平真君八年(447) 移治大柵城 (今滎陽市)。皇興初改為北豫州。

⑦北魏皇興中改司州置,治所在汝南郡 (即今河南汝南縣)。北周大象二年 (580) 改為舒州。隋開皇初復為豫州。大業初改為臻州。唐武德初改汝南郡復置豫州,天寶初又為汝南郡。乾元初復為豫州。轄境相當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桐柏山以東地區。寶應元年 (762) 改為蔡州。

⑧遼置,屬上京道。治所在今內蒙古扎魯特旗西北。《遼史·地理志》 上京道頭下軍州: 豫州 “橫帳陳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金廢。


(1)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荊、河惟豫州。”《周禮·職方》、《爾雅·釋地》:“河南曰豫州。”“荊”即荊山,在今湖北省南漳縣西;“河”指河。(2)西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約今淮河以北,南北汝河流域以東的豫東、皖北與江蘇豐、沛兩縣地。東漢治譙縣(今安徽州市),三國魏移治安城縣(今河南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西晉移治陳縣(今河南淮陽縣)。東晉、南朝治所屢有遷徙,轄境伸縮無常,最大時有今蘇、皖長江以西,望江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區。十六國前趙移治許昌縣(今河南許昌市東);前秦改豫州為東豫州,另置豫州治洛陽縣(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北魏初改豫州為洛州,另改司州為豫州,治上蔡縣(今河南汝南縣)。北周改名舒州。後又改為溱州。隋初復為豫州,大業初又改名蔡州,另置豫州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三年(607年)改為河南郡。唐初復置豫州,治汝陽縣(今河南汝南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汝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豫州。寶應初又改為蔡州。(3)東晉鹹和四年(329年)僑置,治蕪湖縣(今安徽蕪湖市東)。鹹康四年(338年)後遷徙無常,先後曾治邾城(今湖北黃岡市西北)、蕪湖、牛渚(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採石)、歷陽(今安徽和縣)、馬頭(今安徽懷遠縣南淮河南岸)、譙(今安徽亳州市)、姑孰(今安徽當塗縣)等地。義熙十二年(416年)後常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南朝齊永元二年(500年)地入北魏,改名揚州;梁普通七年(526年)復為豫州,太清元年(547年)改南豫州。三年地入東魏,又改揚州;陳太建五年(573年)收復,仍為豫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又改揚州。(4)北魏泰常末改司州置,治成皋(今河南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太和十九年(495年)廢。(5)南朝梁天監五年(506年)置,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普通七年(526年)改名南豫州;梁末復置豫州,移治懷寧(今安徽潛山縣),大寶元年(550年)改名晉州,另置豫州於南昌(今江西南昌市),太平二年(557年)改為江州。(6)遼於皇族陳王牧地置。為上京道頭下軍州,治今內蒙古自治區扎魯特旗西北海哈爾河支流敖都木附近。金廢。

詞語分解

  • 豫州的解釋 .古九州之一。《書·禹貢》:“ 荊 河 惟 豫州 。”《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南曰 豫州 。”. 漢 以來所設定的州名。初為 漢武帝 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當今 淮河 以北、 伏牛山 以
  • 豫的字典解釋 豫 ù 歡喜,快樂:豫附。豫游(逸樂嬉遊)。不豫之色。 同“預”。 安閒,舒適:逸豫。 古同“與”,參與。 中國河南省的別稱:豫劇(亦稱“河南梆子”)。 筆畫數:; 部首:豕; 筆順編號:
  • 州的字典解釋 州 ō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 部首: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黔南道

亦名黔江道、牂柯道。唐代四川盆地至貴州道路之一。自四川涪陵溯烏江而上,經武隆、彭水而入貴州,由沿河至思南。《唐會要》 卷昆彌國:武德四年 ,“遣使朝貢,因求內附。自是每歲不絕。其使多由黔南路而至”。

豫州_豫州介紹_歷史知識
豫州_豫州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豫州_豫州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